读《让学生爱上学习的165个课堂游戏》有感读《让学生做个有品的人》有感夜深情浓,才会想到一些东西。恰乎一个转身,隔绝了高三与大学的距离,看似潇洒的走自己的进大学。师范类的专业,是想要当老师吗。初入学校的我,对于师范的概念就是没有概念。没有想要干什么,也没想要主动做什么。原来幻想了千万次的自由精彩的大学生活,也是被无聊与空虚侵蚀。无聊时就去图书馆看看吧,《中国教师报》这本刊物顿进我的视线,懒散轻拂的翻着,却有一些震撼于教育这个领域的博大与艰巨,而其中让《学生做个有品的人》让我的感觉触动了某根神经:自己是个有品的人吗。自己也要做老师去教书育人的。始觉教书育人是份伟大的事业,而培养人更是艰巨又精细的活儿.而这个“品”字让我自己思索起来。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客观的学校环境对于学生这个群体来说也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在《让学生做个有品的人》中的小学所作出的努力与回报是反映了这点的.学校似乎总是美好的,有着良好的场所与独有的气氛,在这里要提倡做个有品的人是不会太难的.但实际上有许多学校里的现状是不尽如人意的:学校里过分的追求升学率,大量的作业挤压学生的课余时间,上课填鸭式的教学虽被批判却仍在使用,优差生的区别对待,对于学校硬件设施的盲目追求等等之类的泛滥。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总是掺杂了许多其他的因素,但由小见大,万柏林第二实验小学却是给了我们许多的提醒。随处可见的图文作品,整齐摆放的物品,催人奋进的标语"",“让校园的一切设施,一切活动都发挥它育人的功能,从而方方面面塑造广大师生美好的心灵”。这是给当下功利化的学校教育的一次醒也为学校教育有品的学生提供了参考。在客观的环境之后,便是主观的自我修养了。做个有品的学生,首先是做个有品德的学生。在老人跌倒都不敢扶的社会信任危机的当下,品德显得格外的重要了,学第1页共2页生首先是个有品德的人,以德立本,良好的品德是长远,深刻发展的前提,是作为社会人的基本存在的良好基础.德兴在前,方能学兴在后。其次是做个有品质的人。品质的人是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心智与自我追求的人,不在成绩中沉沦,在迷茫中淹没,去做个有品质的人,不过分追求外在,而注重内心的修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灵雅致,是在这个浑浊的天空有着一点清明的心,追求有品质的自己。如何做个有品的学生。学校的积极引导,营造的良好氛围,学生的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在客观与主观的连接中,行动是最重要的一环,学校不去搞氛围,学生不去修缮自己的心灵,那一些不又是回到最初的原点,才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做的学问。路漫漫修远兮,走吧,希望天亮的时候,我们在路上。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