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专题测试苏教版必修2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吞噬(shì)瓦砾(lì)一撮盐(cuō)小心翼翼(yì)B.倒坍(tān)跛脚(pǒ)霎时间(shà)欢呼雀跃(què)C.惬意(qiè)瞭望(liáo)啐烟头(cuì)凝眸远眺(mōu)D.粗犷(kuàng)揪(jiū)紧胡子茬(chá)目光炯炯(jiǒ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梗概匮赠无济于事纭纭众生B.震颤甲胄卷帙浩繁臭名昭著C.邂逅脻毛惊骇万状威风凛凛D.和睦暄闹烟熏火燎哀声叹气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面对这回音沉闷而单调的四壁,我所的,我所憎恶的又在哪里呢?②苏德战争,41岁的索克洛夫应征入伍。③我经常神经质,尤其星期天;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气氛令人、呆滞、沉重。A.咒骂爆发窒闷B.咒骂暴发窒息C.诅咒爆发窒闷D.诅咒暴发窒息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索里尼下台了,意大利国王接管政府。我们弹冠相庆。在可怕的昨天之后,终于出了一件好事。B.画面上显示的内容是在臭名昭著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中,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的情景。C.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D.两扇门之间挂着费尔巴哈的《美狄亚》,柔光闪烁,画像在黑色镜框的玻璃后面凝眸远眺;……《挑刺的少年》,这张精美的照片镶在棕色的镜框里,映出淡红色的光辉。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心里有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除非所有人类没有例外都经过一场蜕变,否则苦心建设、培养和种植起来的一切都会被砍倒、摧毁,然后又从头来过!B.我就问道:“那么后来呢?”“后来吗?”讲话的人勉强回答说,“后来我从上校那儿得到了一个月的假期,一个星期以后就来到了沃罗涅日了。”C.后来我躺着的担架又斜了,从人种脸谱像旁边匆匆而过——这里有北部的船长,他有着鹰一般的眼神和肥厚的嘴唇;有西部的莫泽尔河流域的女人,稍嫌瘦削而严厉……D.你听过“人质”这个名词吗?这是给破坏分子的最新惩罚,也是你想象不到的恐怖事情,重要的市民——都是无辜的人,被关起来等候处死。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些被怀疑为恐怖分子的囚犯们分别被关在一间长2.8米、宽2米的小牢房内,而且所有牢房全天都有探照灯照射。B.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对真正的读者来说,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C.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情事,并且将每段艰辛匮乏的事情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D.写考场作文,语言是很重要的,可审题也一样不可小视,准确的理解题意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二、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则天朝,奴婢多通外人,辄罗告其主,以求官赏。润州刺史窦孝谌妻庞氏,为其奴所告夜醮①,敕御史薛季旭推之。季旭言其诅咒,草状以闻,先于玉阶涕泣不自胜,曰:“庞氏事状,臣子所不忍言。”则天纳之,迁季旭给事中。庞乞市,将就刑,庞男希碱诉冤于侍御史徐有功。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停决以闻。三司对按,季旭周密其状。秋官及司刑两曹既宣覆而自惧,众迫有功。有功不获申,遂处绞死。则天召见,迎谓之曰“卿比按,失出②何多也?”有功曰:“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愿陛下弘大德,天下幸甚!”则天默然久之,曰:“去矣!”敕减死而放于岭南。有功以之去官。月余,复授侍御史。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则天固授之,有功曰:“臣闻鹿走于山林,而命悬于厨者何?势使然也。陛下以法官用臣,臣以从宽行法,必坐而死矣。”则天既深器重,竟授之,迁司刑少卿。时周兴、来俊臣等罗告天下衣冠,遇族者数千百家。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胜纪,时人方之于定国③。中宗朝,追赠越州都督,并授一品官,优赐其家。开元初,窦希城外戚荣贵,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选自《大唐新语·卷四·持法第七》)注释:①蘸:僧遭设坛作法,祈祷或诅咒。②失出:重罪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