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案例反思白云二小姚蔚【案例描述】《小青蛙找妈妈》是一节一年级的音乐综合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充满童趣的活动来进行教学,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参与,在玩中学习了歌曲,享受欢快的旋律带给自己的快乐。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没有借助过多的多媒体手段,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处处营造这首歌的音乐旋律背景气氛,让学生自然地感受歌曲,让学生静静地聆听歌曲,并体会到小青蛙迷路时与找到家时的不同心情,能有表情地演唱好歌曲。我开始播放歌曲《青蛙妈妈》,然后自己扮演青蛙妈妈,随着音乐模仿做动作。这时候学生情绪高涨,因为低年段的孩子非常活泼有些学生情不自禁也跟着律动模仿起来,而有些男同学乘乱疯跑打闹。课是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了,看着学生们对《青蛙妈妈》这首歌的热情劲,我意识到要想把学生的思绪强制性的拉回到原先准备给他们唱的歌曲中是不行了。看着同学们期盼和渴望的眼神,我马上调整了心态,用清亮的嗓音说:“小青蛙们,想不想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回家吃好吃的东西呀?”“好,小青蛙们要跟上青蛙妈妈哦”。同学们跟在我后面排成了一队他们兴奋的心情、迫不急待的情绪溢于言表。很快学生就学会了这首歌曲,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一个个显得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投入。【案例分析】歌曲《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这首歌曲,语言浅显,旋律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的可爱形象。学生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提高自信心。但在参与活动时有些混乱显得拥挤,但我没有刻意的要求他们整齐划一,我想这些乱糟糟的、各自不一的动作存在着求异性,萌发着初浅的创造意识,必要时放手让学生“乱”,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信心。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培养。在音乐教学中,常规上我们不习惯把事情交给学生做,怕“乱”。在这节课上我做了一些尝试,让学生自己编歌词,编动作,使学生好奇心的到了满足,等于把成功感一并交给了学生。教师不担心学生出错,尽管学生可能演不好,但“我能行”的自信心,就是在教师的信任中产生的。一年级学生思维活,他们敢表演、爱提问、喜欢奇思妙想,他们更喜欢新颖、活泼、开放的音乐活动形式,大部分学生能自信、自由地通过音乐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只有区别于中高年级的教学,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才是科学的、可行的、有效的。我们应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发挥创新精神和能动作用,勇于开拓、改革,以适应音乐新课改提出的要求。通过以上反思和总结,我明确了今后应采取的措施:一、抓好常规工作,平时课堂的点点滴滴都要强化,规范。二、以学生为本去设计教案教学。三、多关注同学,多鼓励表扬进而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