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目录E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E2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4E1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01)】14.年,中央加大反腐力度,41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被查,比年多出一倍多。中纪委以“打虎拍蝇猎狐”宣告中国式反腐的新常态。这表明,在我国A.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B.任何公民都应履行反腐败的政治性义务C.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参与制定和适用法律D.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制裁【知识点】E1本题考查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答案】D解析: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中纪委以“打虎拍蝇猎狐”是对公民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制裁,BC观点错误A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应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并用排除法和排异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01)】1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A.用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国体B.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C.说明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D.说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知识点】E1本题考查我国国家性质。【答案】A解析: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民主专政不是基本政治制度,而是对我国国家性质的高估概括,因此BC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误法。【【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01)】29.因为一起林权纠纷,某地农民李某一纸诉状将区政府告上了法院,使该区区长站在了被告席上。这一案例表明A.政府自觉接受公民的监督B.司法公正才能保障公民权利C.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D.依法治国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知识点】E1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参与。【答案】C解析:A与材料无关,材料反映的不是受监督;材料只反映民告官,并不涉及具体内容,没有反映司法公正问题,故排除B;材料强调农民依法维权,体现了C;D与材料的关系度较C弱。【思路点拨】注意依据材料主旨,注意选择最直接体现的选项。【【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01)】2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权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B.监督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C.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和基石D.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知识点】E1本题考查国家性质。【答案】A解析:B表述错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是其表现而不是原因;C是原因,但不属于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性质,即A。【思路点拨】注意“根本原因”。【【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二诊(01)】E1E2J2J3L314.(24分)法治,既是国家提升治理能力的利器,也是每个公民权利和力量的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M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欧美法系中有益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事件,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的独特优势,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建设一批宣传法治文化的主阵地。(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M市上述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启示。(12分)材料二:M市某社区积极创新社区治理,着力建设法治社区。社区居民组建了以驻社区律师、调解员和居民代表为成员的社区法治工作小组,开办“法律大讲堂”,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崇尚宪法法律权威,不得超越宪法法律;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收集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