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局年度治税工作思路国税局年度治税工作思路(一)全力组织税收收入,确保目标任务完成。1、抓好重点企业保收入。充分认识大企业管理在收入工作中的关键地位,做好对大企业的日常纳税服务、监控、评估、收入预测和税款征收工作,提高重点税源管理质量,确保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充分利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横向互动平台,研究分析各税种政策和管理的效应、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管理经验教训,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对全县支柱产业进行分行业、分企业的重点分析,借助行业指引和评估管理模板加强管理和评估。积极开展重点税源调查,准确分析预测收入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收入工作。2、做强评估稽查找收入。按照“统一分析,分类应对”的工作思路,将纳税人按税法遵从度的不同,划分为绿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五类,实施差别化管理。对“绿色”纳税人,主要是搞好纳税服务;对“蓝色”纳税人,发现税收风险,及时提醒纳税人自查自纠,提高税法遵从度;对“黄色”纳税人,每月至少巡查一次,及时掌握了解纳税人的真实状况,发现税收风险及时督促企业纠正,需要进行评估的由分局评估岗位实施纳税评估,防止税收流失;对“橙色”纳税人,重点由“风险应对小组”利用纳税评估系统发起自定义评估任务,实施专项评估,评估中发现有偷逃骗税的移交稽查。对“红色”纳税人在所属分局实施重点监控的前提下,由稽查局对上年的纳税情况实施税务稽查。3、做好纳税服务引收入。从优化服务职能、拓宽服务领域入手,进一步推进现代纳税服务进程。将户籍管理和涉税调查、审批职能纳入纳税服务工作范畴,全面实施事项受理、基础信息采集、调查审批一体化的纳税服务工作机制;大力推广“网上办税服务厅”。充分发挥“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支撑作用,加大网上办税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网上办税功能,切实提高办税服务效率,实现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申报缴税、涉税第1页共5页审批、信息查询等涉税事项的多元办理。4、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养收入。在严守组织收入原则,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的同时,积极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引导企业积极用好、用全、用对税收优惠政策。(二)强化依法治税意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5、加强执法监督。深化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加强执法监督,硬化责任追究,让干部不愿、不能、也不敢执法违法。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税务事项集体审议办法。严格执行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和个案批复制度,认真做好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审核把关、备案审查工作,从源头上预防执法风险。6、加强税法宣传。坚持日常宣传与税收宣传月相结合,开展税法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六进”活动,深入宣传出台的税制改革政策,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影响力,让税法走进千家万户。7、加强税务稽查。严厉查处税收违法案件,重点加大对发票违法犯罪、骗取出口退税等案件查处和打击力度,加强“营改增”试点行业风险防控和案件查处工作。认真开展税收专项检查。积极稳妥地推进稽查体制改革与创新,大力推进“阳光稽查”、“数字稽查”,进一步提高稽查效能。(三)全面夯实征管基础,切实加强税收征管。8、完善征管体制。要立足税收征管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进一步完善岗责考核体系,形成责任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9、强化发票管理。加大网络发票的推行力度,全面提高全县网络发票的使用率。发挥网络发票综合应用平台的预警功能,将发票管理与数据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加大对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的打击力度,促使纳税人依法开具、使用发票。10、深化纳税评估。充分运用纳税人的申报纳税资料和社会相关涉税信息,建立包括行业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等指标在内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抓住重点行业,摸清行业特点,分析管理状况,掌握税源情况和变动趋势,完善行业纳税评估指标监控体系,提升纳税评估水平。第2页共5页(四)强化干部人文关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11、加强班子建设,打造坚强核心。强化党组中心组学习,学习人员范围扩大到中层干部。继续推进“五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