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5单元第11讲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与曲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南京、盐城一模)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表中反映的是新政协的构成情况,包括党派、区域、军队、团体和特邀代表等,数据显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选A项,B、C、D三项不能从图中体现出来,排除。[答案]A2.(·泉州质检)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据此判断,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中共“八大”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八大。依据题干材料判断时间,抓住关键信息“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可以推断出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故选C项。A项发生于1945年,B项发生于1949年,D项发生于1954年,而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排除A、B、D三项。[答案]C3.(·新余质检)1949年4月周恩来说:“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我们要分别对待,争取他们,教育他们。”周恩来这一言论的目的是()A.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B.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筹建新中国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题干材料中没有提及民主党派的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时间和“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可知是团结各阶层人民筹建新中国,故B项正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建国以后提出的,故C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建国以后实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4.(·宁德质检)某报纸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对该报道的解读,正确的是()A.欢呼新政权的诞生B.改变了亚洲政治版图C.带有明显的反华倾向D.反映苏联的官方态度[解析]从题干可知,对于新中国成立,该报没有评论其“好坏”,A、C带有明显的态度倾向,故A、C项错误;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苏联对于新中国成立应该是欢迎的,故D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亚洲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故B项正确。[答案]B5.(·衡阳联考)下面是全国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委员名册变化图表。图表反映了()A.中共在政协中的领导地位B.政协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C.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主要职能D.政协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解析]图表反映了政协委员名册的变化。非中共委员占60.01%占大多数。中共委员占39.99%,并不能看出中共在政协中的领导地位,故A项错误;图表除了提供委员比例的变化外,还可以看出委员的组成,包括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和妇女的人数,因此更多的体现了其统一战线的性质,故B项正确;政协的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图表只是提供了参加人员的比例,不能看出其职能,故C项错误;政协并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答案]B6.(·孝感统考)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里的“制度”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故A项正确;B、C两项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