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经常沟通才会有爱VIP免费

经常沟通才会有爱_第1页
1/2
经常沟通才会有爱_第2页
2/2
经常沟通才会有爱李素梅心要和心相连,心要和心相通,只有在心和心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样才会走进彼此的心中。教师要走进孩子的心灵,首先要了解孩子。沟通是双向的,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心灵桥梁,因为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心灵诉求特征就决定了在这项工程中必须由老师积极的去建构。对于我们来说,教师要走进孩子的心灵,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是基础,只有了解了孩子,才能平等地看待孩子,和孩子和谐相处。如何架起这座心灵的桥梁呢?首先需要教师有这个意愿,有这个意愿去了解孩子,接近孩子,走进他们的心灵。这个非常重要,尤其是青年教师,刚开始要适应繁忙的工作和自身的一些困惑,常常会觉得没有时间,会觉得力不从心。但是只要你愿意去尝试,才有可能突破这一切。其次,教师要平等地去看待孩子,和孩子沟通。第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也许你对这句话还没有很深的体会,但是不要紧,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你会发现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所以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存在偏见,因为这种偏见会阻隔你和孩子的心灵接触。教师要走进孩子的心灵,这是教师工作本身的要求,它会一直伴随着教师的工作生涯,需要我们教师一直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一种理想的境界,并无限地去接近这个理想境界。可以这样说,能教好学生做人及为人处事的本领的教师在文化授课上一定是优秀的,因为他们在感情上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从内心里接纳了他们,当然也会喜欢上他们的课,而单纯只管教学生文化知识而从不过问学生感情的老师,可能他会教好文化课,但学生却不一定会喜欢上他的课,学生可能是迫于老师的高压政策,或是迫于考试或升学等原因才机械地进行学习。所以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定要学会与学生沟通的艺术。首先,应该是教师有强烈想与学生沟通的想法,并且采取的是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静静地等着学生来找老师,只有老师怀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启动与学生沟通的步伐。其次,既然老师强烈地想与学生沟通就一定要用自己的诚心真心来对待学生,人与人之间感情培养的前提就是诚心真心,只有诚心实意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从而他也会拿出他的真心给你的。在大家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沟通,在某些观点上才能达成共识。再次,老师想与学生进行交流,一定要蹲下来与学生说话,也就是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而不是老师的身份或是长辈的身份,是以学生朋友的身份,甚至是同龄人的身份,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最近几周的教学中,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四年级有一名学生,一直以来成绩都很好,我对他的印象也不错,可是这学期开学时却经常完成不了作业,课堂上也听课不认真,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经过多次提醒无效后,我终于大发雷霆,狠狠地训了他一顿。但是,这次的训斥,是我错了,让我自责了很长时间。下课的时候他哭着找我说明了原因:爸爸死了,妈妈走啦也不要我了,我根本没有心思学习......呜呜呜......我的心当时咯噔一下,这些情况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自己太粗心了......在与班主任交流中知道孩子说的都是真话。于是,我开始改变对他的教育方式,我给予他更多的关爱,无论课内课外,我用自己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让他感受到对他的关爱和期待。他上课溜号的时候,我会用手指敲敲他的桌子,拍拍他的背,说实话,孩子毕竟是孩子,当老师做了这些事情以后一般都会有所改变。他会对我笑笑开始认真学习,现在他的表现很好,作业每次都完成,上课认真细心。我对他的表现感觉很满意,自己感觉也很愉悦。从这件事情中,让我深深体会到:身为一名教师,应用博爱之心去关爱学生。关爱学生的生活;关爱学生的学习;关爱学生的心里健康;关爱学生的成长。这对教师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对学生而言,往往会感恩终生。真诚的关爱会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更加有力地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经常沟通才会有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