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分之约》有感读《儿子,你给我考个零分》有感XX县区靖口镇中心小学杨改娥微信昵称:叶子身份:教师电话:13335378517qq:26371608830家庭教育大讲堂中有一篇文章叫《儿子,你给我考个零分》。只要看看文章的题目,大多数人就会好奇心涌动。还有爸爸拜托孩子考零分的。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立即去读它的。文章讲到“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著名作家、画家;儿子是哈佛大学硕士、波士顿citsep音乐指导及剑桥wllrbd电台制作主持人、作家。他们被视为传奇的一对父子。然而,儿子在中学时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生,他的考试卷上永远是“c””。那么,这位作家父亲是如何让差生儿子变成优等生呢。这个父亲叫刘墉,这个儿子叫刘轩。读了这篇文章,我对作者的爸爸教育机制佩服得五体投地,文章讲述了他的父亲能针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势利导,顺应孩子的爱好和不足,凭借自己的教育机制,在不知不觉中将孩子引入正轨,最终使孩子考上了哈佛大学的故事。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在12岁时,爱做白日梦,厌学调皮,每天憧憬的就是变成马赫那样的赛车手,成绩糟糕总得c,父亲就与他长谈,并希望他考零分,如果能考零分,以后什么事都听他儿子的。结果,他考零分总不能如愿,因为他会的就有足够把握答错,不会的总会蒙对,所以总得不了“0”分。为了得“0”分,作者开始学习课本知识,最后通过努力,终于得了“0”。同时读后感2他也就掌握了全部知识获得满分。作者也就是这样上了爸爸的当,也学好了功课,一致获得了后来的成就。第1页共3页这个故事,的却从不同角度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同事说:“假如我的孩子经常考c,不用别人,我就崩溃了。”我回答说:“不光我就崩溃了,孩子也就让老师批评崩溃了。”谁能容忍原来考a的学生后来经常考c呢。“那是在美国,不是中国。”同事强调说。我赞同地点了点头。刘轩的爸爸敢鼓励孩子考零分,相信我们的家长只要没喝多的话,是不会这样跟孩子说话的。子女成龙成凤是我们共同的期望。谁会把孩子拉下水,说如此不着边际的话。即使与学习无关紧要的事情,家长往往会期待孩子做到完美,什么都是强项;即使不现实,也会在心里默默的有种期待。俗话说:庄稼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家长的心结就是这样。搞不清楚我们思想上的差异原因,总之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有的。水平有限,只就事论事说说孩子吧。父子之间考零分的约定,有一个条件就是:遵循必要的考试规则,试卷必须答完,不能交白卷,也不能留着题目,更不能离场脱逃,不能违规。刘轩窃喜。一次又一次努力学习,保证自己每次都能避开正确的答案而能答错,一次又一次的向零分冲刺。最终刘轩经过努力学习,终于考了零分。谜底揭开的那天,就是终于刘轩考到零分的那天。刘墉把考满分的要求换成考零分,在刘轩的心里就觉得非常容易接受,并为此去努力。读后感3有这样的父亲才有这样的孩子吧。如果我们的孩子跟你有这样一个约定,你觉得他会按约定行事吗。他能坚持到底去拼搏吗。""很多问题可能都会随机出现。但其中的智慧我们不妨学习: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它的对立面出发,而不要以为采取正面解决的方式。我们形成的思维定式有时对问题的解决的确不利。爸爸是个有智慧的爸爸,儿子遵守诺言,他考了一个a,同时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只要不放弃,再难的事业会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学生素质各有差异,如果我们以同样的方法对待素质不同的学生,取得的效果是微小的。面对不爱学习的刘轩,爸爸刘墉没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也不是苦口婆心地正面教育,而是在了解其性格特点后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既避免了刘轩的心理对抗造成适得其反的第2页共3页效果,又激发了刘轩的好胜心,由此引发了他向零分冲刺的努力。最后,刘轩终于明白,零分和满分是一个概念,零分之约即百分之约。这位爸爸巧妙地化正向阻力为反向推力,微笑着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刘墉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回想自己几十年的教育,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教师,在教育孩子和学生的问题上,都是以以往的思维定势,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的正面引导,从未反向探索过。尤其是做为家长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