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社局接收函广州人社局接收函含义人事关系转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个人人事转移手续。单位分有人事接收权单位和无人事接收权单位,只有有人事接收权的单位才能发接收函,无人事接收权单位不被允许发接收函,需要上级主管单位(一般是公司或单位人事部门向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一般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申请,一两天就可以申请下来)。接收函即为将拟调出人的全部人事关系(档案、户口、党组织关系、团关系等)从无隶属关系的一个单位调至另一个有人事接收权单位的函件,接收函有特定格式书写,一般各个部门有自己规定格式书写,就像政府所下发文件一样都有既定格式。如有人事接收权的单位,单位就可以签发接收函,如公司无人事权,需单位人事部门向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一般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申请,一两天可以申请下来。一般来说如下可以代替接收函:1、公务员录用通知书;2、三方协议中盖有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省直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签章,入户地址和接收档案填写完整;具体接收函样本如下:XX市的统一接收函:XX市统一接收函:公务员录用通知书可代替接收函:央企下属企业(有人事接受权)接收函:三方协议书、接收函以及报到证的说明根据许多同学在签订三方协议中常遇到的问题,做出以下说明。请同学结合学校《就业手册》,仔细阅读,以便顺利完成就业手续。1、什么是三方协议、接收函和报到证。三者有何关系。三方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现行三方协议分用人单位、学校、学院、毕业生四联,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第1页共5页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书时,除了单位或单位人事部门盖章,也应当由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省直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盖章,或出具带有印章的信函方可列入就业计划。带有印章的信函即可理解为接收函。学校根据具备接收函的三方协议书制定派遣方案,上报省就业指导中心,取得报到证。报到证由原来派遣证转化而来,是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学校依据毕业生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等手续,公安部门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就业单位凭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工作手续。已办理暂缓就业、国内升学(硕士、博士)以及申请出国出境不参与就业派遣的毕业生没有报到证。延迟毕业的学生,必须在取得毕业证3个月内向学校就业部门提出派遣申请,取得报到证。3个月后不能再申请。攻读研究生的同学如中途退学,可以申请以低一级学位参与派遣。报到证一式两联,白色一联放入档案袋,毕业生手持一联(本科为蓝色,研究生为粉红色,)在规定时间至抬头部门报到。其中,抬头单位为三方协议中接收函的出具单位,名称必须与图2-b处盖章或信函印章一致。报到联内有关信息应与毕业生信息一致。备注一栏,应与图2-a处盖章一致。如果未签署三方协议或三方协议无接收函,报到证抬头单位为毕业生生源地人事主管部门,备注一栏为空白。毕业生持报到证报到后,经过一年的见习期,可以签《毕业生见习期考核鉴定表》,填写《国家统一分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认定表》(初级职称评定表),取得国家干部身份。原则上,见习期需要在同一单位完成,即三方协议、报到证以及见习期考核鉴定表应为同一单位的章。2、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一定要签署三方协议吗。三方协议由教育部统一印制,是三方合同,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三方面,主要明确三方的基本情况及要求,有效期为自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的这一段时间。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业协议的第2页共5页效力应当丧失。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是劳动者身份。有些用人单位如外企在确定录用时就同时要求和毕业生签订一份类似劳动合同的协议;而更多用人单位则要求先签就业意向书,报到后再签订劳动合同。凡涉及到毕业生户籍与人事档案需要迁移或派遣到非生源地的情况,必须签署三方协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