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处范文之初中部老师质量年度考核施行细则一、工作量:15分(上限18分)1、依照学校《教学常规治理制度》,计算出各位老师的实际工作量。⑴、学科点数: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体、音、美、劳、班,因此学科都为1点;⑵、自习点数:早自习一个班为0.8,两个班为0.9,三个班及以上为1.0;晚自习一节为1.0;⑶、年级点数:九年级为1.3,七八年级为1.0⑷、老年老师,按以下标准予以照顾:50-55岁的在实际工作量上加5节,55岁以上的在实际工作量上加6节;⑸、班主任、行政人员等兼职工作量按学校规定计算。2、依照以上方法计算出初中部全体老师的工作总量及平均工作量,平均工作量的老师得15分;超出平均工作量的,每超一点加记0.5分;最多加记3分。缺乏平均工作量的,每少一点减0.5分。二、教学成绩:30分1、教学成绩总共30分,分班有基数的科目如八年级的语、数、英;九年级的语、数、英、物理,其中基数10分;期中考试6分;期末考试14分。2、每个年级统一平行分班,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报到人数造在校学生花名册,并以此人数为准计算各班成绩基数(在期中、期末计算成绩时的人数=在校学生花名册人数+中途插入-班级总分倒数4人,被减的各班总分倒数4人含中途流失和缺考);计算成绩以教研室计算中考成绩公式为准即四率代数和=红分率*20+及格率*30%+人平分*60%-低分率*10%。先计算各班各科的基数为X(基数=班级四率代数和-年级四率代数和),总分值的1/3为基数分,第一名得总分值10,每下降一名少0.3分,如此类推,计算出基数名次分;3、各班期中(或期末)成绩四率代数和为Y,那么各班浮动值为Z=Y-X;计算期中、期末成绩浮动分数有两个公式供大家参考:公式:按浮动名次顺序计算:名次123456789基数分109.79.49.18.88.58.27.97.6期中65.55.04.54.03.53.02.52.0期末1413.412.812.211.611.010.49.89.24、分班没有基数的科目,如八年级的物理,九年级的化、政、史、地、生按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代数和名次得分,其中期中考试10分,第一名得10分,每下降一名少0.3分,期末考试20分,第一名得20分,每下降一名少0.5。5、任两个班及两个班以上课程的老师,取其所任班级得分的平均分。6、没有考试的科目和没有统考的科目,如体育老师,本期的初中部所有老师教学成绩块得分的平均分。三、教学过程:24分(上限30分)1、教学设计6分,主要考察常规教案的设计。学校每期检查四次,每次均评出A、B、C三等,其中前三次月检分别计1.5、1.0、0.5分;期末最后一次总评分别计3.0、2.0、1.0分。其中理综老师从该项得分中提取2分作为学生实验操作考核分数,实验范围按上一年中考实验考试范围确定(如物理本期4个、化学4个、生物3个),期末由教务处对各班成绩前30名的学生进展抽查,理综老师每少做一个实验扣0.5分。2、教学批辅10分,主要考察作业修改和辅导的情况(含试卷修改和课外辅导作业),学校每期检查四次,每次均评出A、B、C三等,其中前三次月检分别计2.5、2.0、1.5分;期末最后一次总评分别计4.5、3.0、1.5分。3、任教一个班的语文,或一个班的数学,或一个班的英语,或六个班的体育,另外还任教了几个班的小科(如政史地生音美劳微等科目)的老师,在教学常规检查时,如发觉没有备课每次(在其他任教科目的得分中)扣1分,被评为c等的,每次扣0.5分;如发觉没有作业每次(在其他任教科目的得分中)扣1分,作业被评为c等的,每次扣0.5分;3、考试检测3分,除学校统一组织的期中期末及月考以外,语、数、英每期单元检测或综合考试不少于5次,理、化不少于4次,九年级政、史、地、生不少于2次,要求科任老师全批全改。期末教研组统一检查,检测每少一次扣1分,全批全改每少一次扣一分。4、制卷数1分,每学期每位老师至少要负责制一份试卷,制一份及以上的1分,没有制卷的0分。5、监考2分,监考迟到早退的每次扣0.5分,缺勤的每次扣2分。6、阅卷2分,阅卷迟到早退的每次扣0.5分,改题或总分出现错误每份次扣0.5分。四、教育科研:24分1、校内教研16分。(以教研组活动记录,或老师上交的相关材料为评分依照)⑴、“人人讲,大家评”活动中,每人每期讲公开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