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一专题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7小题,共0分)1.(2008年山东会考2题)“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答案】C【点拨】【结束】2.(2009年湖南会考1题)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B【点拨】【结束】3.(2007年广州会考1题)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B【点拨】【结束】4.(2009年安徽会考17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制D.行省制【答案】B【点拨】【结束】5.(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27题)“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民贵君轻B.以法治国C.皇权至上D.天人感应【答案】C【点拨】【结束】6.(2008年1月福建会考1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答案】B【点拨】【结束】7.(2009年6月福建会考1题)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A.郡县制B.宗法制C.科举制D.分封制【答案】B【点拨】【结束】8.(2010年2月山东学业水平测试第1题)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行省制度【答案】B【点拨】【结束】9.(2010年浙江会考1题)《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点拨】【结束】10.(2009年6月福建会考2题)图1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A.三省六部制B.三公九卿制C.行省制D.内阁制【答案】A【点拨】【结束】11.(2010年1月新疆会考2题)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答案】C【点拨】【结束】12.(2009年湖南会考2题)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答案】A【点拨】【结束】13.(2011年1月河南会考1题)在今河南境内,古代曾有郑国、宋国等诸侯国存在,这与下列哪一选项有关()A.甲骨文的记载B.西周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答案】B【点拨】分封制就是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题中“郑国、宋国等诸侯国”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分封制。【结束】14.(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2题)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A.禅让制B.宗法制C.中央集权制D.世袭制【答案】C【点拨】【结束】15.(2010年7月新疆会考1题)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郡县制B.宗法制C.科举制D.分封制【答案】B【点拨】【结束】16.(2010年1月福建会考2题)图1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明代【答案】B【点拨】【结束】17.(2010年夏季山东会考1题)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答案】B【点拨】【结束】18.(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1题)下图所示封国林立的现象出现在A.西周B.秦朝C.西汉D.隋朝【答案】A【点拨】【结束】19.(2007年广州会考3题)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答案】C【点拨】【结束】20.(2009年山东会考2题)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察举制的创立B.内阁的设立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D.军机处的设立【答案】D【点拨】【结束】21.(2007年海南会考1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