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一)一、填空题(共10分)说明: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空,每空1分,共10分。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1.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进行交际的能力。目的语2.对比分析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理论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结构主义3.塞林克认为,导致中介语不同于目的语主要有语言的迁移、语言训练的迁移、学习策略的影响、交际策略的影响和五个方面的因素。语言规则的泛化4.可能是有目的地学会的,也有可能是由于搬迁、移民等原因自然学会了的语言,它的外延要比“目的语”大一些。第二语言5.在语言教学改革的先行者中,被认为是实践直接法的最早代表。古安6.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该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实用性7.由于对文化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深度焦虑感被称为。文化休克8.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和教学法两部分。教学理论9.一些高年级的汉语学习者依然会说出“见面你”、“结婚他”之类的话来,是现象。化石化10.十九世纪中叶,从直接法开始,主张,把口语课摆到了主要的位置。听说领先二、选择题(共10分)说明: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每题1分。11.(D)是自觉对比法和认知知法的本源,是第二语言教学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是最古老的教学法。A.功能发B.听说法C.直接法D.语法翻译法12.从评分角度来看,完成会话属于(C)。A.理解性试题B.综合性试题C.主观性试题D.客观性试题13.(B)是指评估的内容是否就是教材评估所应考察的内容,也就是说评估的各项指标在多2大程度上体现了评估的目的所在。A.信度B.效度C.纬度D.知识度14.(B)的设计者只关心考生是否能够使用目的语完成特定的任务或实现特定的目的。A.成绩测验B.水平测验C.能力倾向测验D.诊断性测验15.《听新闻学汉语》属于(A)类教材。A.语言技能B.语言知识C.文化知识D.特殊用途语言16.(A)是两种语言中意义对应的词语因用法不同造成的偏误。A.王小二结婚了玉兰B.她恨(不喜欢)鱼C.请你开(打开)书D.这个铅笔很厚(粗)17.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音方面的最大难点是(C)。A.声母教学B.韵母教学C.声调教学D.音节教学18.能和听懂不含生词和新语法点,长度为500字左右的材料,语速为每分钟180字左右,这属于对外汉语的(B)的技能目标。A.初级阶段B.中级阶段C.高级阶段D.中高级阶段19.“我一年前韩国来到北京学习”所出现的偏误类型属于(D)类型的偏误。A.错序B.重复C.添加D.遗漏20.HSK考试是(B)。A.成绩测验B.水平测验C.能力倾向测验D.诊断性测验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二)一、填空题(共10分)说明: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空,每空1分,共10分。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3恰当的答案。1.在1999年的第二次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召开的前一年,“对外汉语教学”被归入“”学科。1.应用语言学2.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大体上有辨声练音期,声语过渡期,和语言成熟完善期。2.语言形成发展期3.是由克拉申提出来了,包含五个假设与一些相关分析。3.监控模式理论4.中介语的使中介语在与目的语不断的接触中受到目的语的影响而最终与目的语一致,从而最终达到目的语水平。4.可渗透性5.乔姆斯基将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联结方式称为。5.语法转换6.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有两个基本角色,一个是交际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一个是交际过程的引导者。6.交际法7.根据《词汇与汉字大纲》,3000常用词是汉语水平的词汇量界标。7.初等8.第二语言教学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四大环节。8.语言测试9.假说认为,语言学习存在最佳年龄或时期,如果错过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9.临界期10.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等四个方面。10.汉字二、选择题(共10分)说明: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每题1分。1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产生于(A)。A.20世纪50年代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