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处理技术与工艺蔡云龙博士2013年12月1常规处理技术与工艺2预处理技术与工艺3强化常规处理技术与工艺4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5膜分离技术与工艺6饮用水安全消毒技术内容提要1常规处理技术与工艺常规处理工艺:饮用水常规处理技术及其工艺形成于20世纪初期,主要去处对象是水源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和病原微生物等。目前,我国95%以上的自来水厂均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原水预处理在水源水进入以混凝-沉淀-过滤为核心的常规处理之前,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去除那些常规处理所难以去除的污染物,或者改变这些污染物的性质,使其能够通过后续处理得到有效的去除。处理目的一般来说,预处理要完全去除某种污染物往往很难,其处理目的是改变污染物的性质使之易于被后续工艺去除。2预处理技术与工艺化学预氧化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3强化常规处理技术与工艺采用各种新型、高效净化技术优化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充分发挥其处理能力,极大提高其净水效果,特别是对藻类和有机物的处理效果。强化混凝技术强化沉淀技术强化气浮技术强化过滤技术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从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该工艺是采用臭氧氧化和生物活性炭滤池联用的方法,将臭氧化学氧化、活性炭物理化学吸附、生物氧化降解几种技术合为一体。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微量有机物和氯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等有机指标,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4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饮用水中常用的膜可以分为四类,即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四种膜在分离过程中的动力是压力,在压力作用下溶剂和定量的溶质能够透过膜,而其余组分被截留。超滤膜分离原水中悬浮颗粒、胶体杂质的效果极好,出水稳定,但去除溶解性有机物效果较差。超滤技术对抗氯的隐孢子虫和贾第氏鞭毛虫去除率可达5-log(99.999%),对病毒去除率可高达8-log。5膜分离技术与工艺饮用水消毒的基本目的是使饮水中不含有活的致病微生物,以便达到安全饮用的卫生要求。自由氯消毒氯胺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消毒臭氧消毒6饮用水安全消毒技术加氯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