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胆碱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VIP免费

胆碱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_第1页
1/7
胆碱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_第2页
2/7
胆碱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_第3页
3/7
书动物营养学报2012,24(9):16151621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2.09.001胆碱生物利用率的评价及其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翟钦辉1,2董晓芳1佟建明1鲍延娥1,3(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凌712100)摘要:胆碱是蛋鸡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主要用来合成蛋黄的卵磷脂。蛋鸡能够大量合成胆碱,但在实际生产中蛋鸡能否合成足够的胆碱来满足其需要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综述了饲料中胆碱的含量及其生物利用率的评价以及胆碱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为其相关研究及在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胆碱;生物利用率;蛋鸡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67X(2012)09161507收稿日期:2012-03-26基金项目: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CARS41K1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cj1)作者简介:翟钦辉(1982—),男,湖北黄冈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家禽营养与免疫研究。Email:zhaiqinhui@163.com通讯作者:董晓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Email:xiaofangd1124@sina.com胆碱也称为维生素B4,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组织中,在动物体内主要以卵磷脂、溶血卵磷脂、磷酸胆碱、乙酰胆碱和神经胆碱等形式存在[1-4]。胆碱在机体代谢过程(图1)中主要发挥3种重要生物化学功能:1)作为前体物质合成乙酰胆碱,发挥神经递质的作用[5-6];2)合成磷脂酰胆碱(卵磷脂),作为磷脂的组成部分,参与生物膜和脂蛋白的形成,维持细胞正常结构和脂类代谢活动,对禽脱腱病和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attyliverhemorrhagicsyndrome,FLHS)的预防起重要作用[7-9];3)氧化生成甜菜碱,调节渗透压,参与一碳单位代谢,提供不稳态甲基[10-11]。关于蛋鸡饲粮中是否需要添加胆碱,虽然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由于家禽胆碱需要量与饲粮中蛋白质、蛋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等含量密切相关,导致对于胆碱的最适添加量观点不一。本文旨在就胆碱生物利用率的评价及其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进行概述。1饲料中胆碱的含量及其生物利用率的评价1.1饲料中胆碱的含量继Engel[1]于1943年报道了饲料中胆碱的含量之后,国外许多研究人员对食品和饲料中胆碱含量进行了测定。饲料中的胆碱多以结合形式存在,其结合成分主要为卵磷脂,占总胆碱含量的90%以上,游离胆碱或神经鞘磷脂含量低于10%。胆碱主要存在于玉米、豆粕、菜籽粕、花生粕、麦麸、鱼粉、肉骨粉及禽类副产品粉等饲料原料中。一般情况下,胆碱在动物性饲料中含量最高,其次是饼粕类、糠麸类和谷实类[12]。Menten等[13]采用酶学法测得玉米、豆粕、菜籽粕、麦麸及肉骨粉中胆碱含量分别为1550、2730、7590、2350和1080mg/kg,并指出配合饲料中胆碱测定值比其组成原料计算值低1.4%。中国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表(2010)中公布的玉米、豆粕、菜籽粕和鱼粉(粗蛋白质水平为64.5%)中胆碱含量分别为620、2794、6700和4408mg/kg。1.2饲料中胆碱生物利用率的评价家禽对饲料中胆碱利用率的高低是影响饲粮中是否添加胆碱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胆碱主要是在小肠前端、空肠和回肠吸收;在胃肠道经消化酶的作用,胆碱从卵磷脂和神经磷脂中释放出来,在空肠和回肠经钠泵的作用被吸收[14-16]。家禽采食后,十二指肠每天分泌胆碱2动物营养学报24卷次,分泌的胆碱和摄入消化的胆碱大部分在空肠被吸收,进入门静脉循环[2,17]。另外,大部分摄入的胆碱在吸收前被肠道微生物降解,降解产物主为要甜菜碱和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胆碱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