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运动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骨折患者的护理【定义】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中断,【分类】(一)病因外伤性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病理性:肿瘤、骨髓炎、结核(二)与外界是否相通闭合性开放性牵拉暴力疲劳应力(三)程度及形态完全性不完全性(四)时间新鲜骨折:3周以内陈旧性骨折:3周以上(五)稳定性稳定性(复位后不易错位)不稳定性(易错位)横行、青枝嵌入、裂缝、压缩等【骨折的愈合】分三期1、血肿机化期(纤维粘连期)需2周2、骨痂形成期:4~8周3、骨痂形期:8~12周【影响愈合因素】(一)全身因素:年龄、健康、代谢紊乱、肿瘤、营养(二)局部:血运差、软组织损伤重、错位明显、嵌入组织多、感染(三)医源性因素:清疮不彻底、治疗不当、发复复位过度牵引、固定不当、过早功能锻炼(三)骨折并发症1、脂肪栓塞综合症:因脂肪滴由骨髓中释出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引起肺、脑栓塞。2、重要内脏器官损伤:肝睥、肺、膀胱、直肠3、周围重要组织损伤:血管、神经、脊髓4、骨筋膜室综合症:骨、骨间膜、肌间隔、深筋膜形成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处理原则】(一)现场急救1、迅速判断病情:时间、原因、部位、伤后情况2、抢救生命:危及生命3、包扎伤口:以免加重污染4、妥善固定:减轻疼痛,便于运送、防止进一步损伤5、迅速运送:【处理原则】1、复位手法复位手术复位2、固定外固定内固定3、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1一般表现:肿胀瘀斑出血疼痛•2专有表现: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3并发症:•(1)休克(2)神经血管损伤(3)感染•(4)骨筋膜室症状(5)关节僵硬护理诊断•1.疼痛与骨折,肢体肿胀,感染有关•2.躯体活动障碍与疼痛、制动、外固定有关•3.潜在并发症感染、骨筋膜室综合症护理措施•(一)现场急救护理•1抢救生命•2处理伤口•3妥善固定•4搬动转运•(二)一般护理•1卧床护理•2饮食护理•(三)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2肢端血循情况•3伤口情况•(四)治疗配合•1小夹板固定病人的护理•2牵引病人的护理牵引的护理是利用适当的持续牵引力和对抗牵引力,以达到整复和维持复位的目的【适应症】1、复位和固定(骨折、脱位)2、治疗肌肉痉挛、消除肢体肿胀3、矫正和预防关节挛缩畸形4、为骨与关节的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创造条件5、炎症肢体制动和抬高、拉开粘连【禁忌症】1、皮肤损伤、炎症、肌肉力大患者2、开放性创伤污染严重及牵引处炎症、局部骨病、严重骨质疏松者【术前准备】患者、用物、手术过程一、皮牵引胶布粘贴绷带包扎二、骨牵引适用:尺骨鹰嘴、股骨髁上跟骨颅骨重量:部位而定颅:3~4kg尺:2~4kg股骨髁上:患者体重1/8~6/1胫骨结节:7~8kg跟骨:4~6kg【术后护理】1、维持牵引的有效效性:体位、长轴2、皮牵引时:胶布、扩张板位置3、骨牵引:预防感染、移动情况4、健康教育:(1)观察末梢血循环(2)移动、重量(3)进行功能锻炼二、石膏绷带固定的护理1、骨折整复后的固定2、关节损伤和关节脱位复位后的固定3、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或损伤,手术修复后的制动。4、急慢性骨与关节炎症的局部制动。【禁忌症】【适应症】5、矫形手术后的固定。6、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不宜夹板固定者1、全身情况差,心、肾、肺2、伤口疑有厌氧菌感染3、孕妇禁忌做躯干部大型石膏固定,4、年龄过小、过大、体力衰弱者,禁忌做大型石膏【术前准备】患者、用物、过程【手术过程】1、体位2、侵泡石膏3、固定4、整理5、记时间6、未干前局部检查常见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一)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护理指距桡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分伸直型(多见)和屈曲型,常见于骨质疏松中年人【病因】由间接暴力所致,摔倒时前臂旋转,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临床表现】1、肿胀、疼痛、功能障碍,2、畸形:二、常见骨折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正面观侧面观【护理措施】1、减轻肿胀,促进血循环(1)加强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桡动脉搏动(2)局部制动:防止腕关节旋后或旋前(3)促进静脉回流:三角巾将患肢托起,避免下垂引起静脉回流障碍。2、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功能锻炼(1)指导手指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