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和人工心脏起搏电除颤和电复律电除颤和电复律是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冲通过胞壁或直接通过心脏,在短时间内使全部心肌纤维瞬时同期除极,中断折返通路,消除异位兴奋灶,使窦房结重新控制心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用于消除心室颤动。具有作用快,疗效显著的特点。在抢救急性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定义电除颤是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冲通过胞壁或直接通过心脏,在短时间内使全部心肌纤维瞬时同期除极,中断折返通路,消除异位兴奋灶,使窦房结重新控制心律,转复为正常的窦性心律。用于消除心室颤动。具有作用快,疗效显著的特点。在抢救急性快速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二、适应证(一)电除颤:心室颤动与扑动。(二)电复律1.室性心动过速。2.室上性心动过速。3.预激综和征伴发心动过速。4.心房颤动与扑动:(1)房颤发生时间不长,病程不超过半年,且心室率快速;(2)二尖瓣病变术后3-4周房颤不消失者;(3)甲亢合并房颤。5.病情危急,心电图无法立即识别的快速心律。三、禁忌证1.房颤时间已超过1-2年,复律后可能并发症较多;2.房颤未经洋地黄治疗,心室率已很缓慢(50-60次/分),或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房颤;3.房颤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伴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房颤不能耐受普鲁卡因酰胺和奎尼丁治疗或不具备长期用药维持治疗的条件;5.心功能极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6.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尤其是低血钾与低血镁。四、操作方法(一)仪器准备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除颤器种类很多,一般来说均由电极、蓄电和放电、同步或非同步触发、心电示波仪、记录仪和电源供应等几部分组成。四、操作方法(二)操作要点1.非同步电除颤:仅适用于室颤和室扑。此时病人已处于濒死阶段,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无需对病人进行特殊准备,有资料统计在室颤发生4分钟内除颤者,存活率可达50%,而迟于4分钟者,存活率低于5%,故除颤越早越好。步骤(1)除颤前打开除颤器电源,接好ECG示波器;(2)如为细颤,先给予0.1%肾上腺素1mg使之转为粗颤。(3)静脉给予利多卡因(lidocaine)50-100mg或溴苄胺(bretyliumtosylate)250mg,以提高室颤的阈值,防止除颤成功后复颤;(4)操作者将电极板均匀涂以导电糊或包以数层浸过盐水的纱布,将阴电极放在心尖区,阳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或胸骨柄上;(5)选择非同步按钮,并充电至所需功率水乎,开始放电。放电时可见病人身躯和肢体瞬时抽动。室颤时一般首次除颤电量为200J,如无效可增至300J。再无效或转复过来又复颠时再增至360J。(6)通过心电示波器可判断病人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每次除颤前均应给利多卡因,并用利多卡因静脉点滴维持,以防复颤。利多卡因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超过50mg/min。静脉滴速为2-4mg/min。同步电复律的适应证适用于除室颤和室扑以外的各种快速性异位心律失常术前准备(1)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说明电复律的治疗目的;(2)复律前24-36小时停用洋地黄制剂;(3)复律前数天作奎尼丁试验;(4)准备好抢救药品及设备,检查心电图示波器以及电复律的同步性能,使其在R波下降支放电;(5)复律当日晨禁食,排便及摘去假牙。操作要点病人仰卧于木板床上,不宜与周围金属物接触。准备复律前先静注安定O.2-0.4mg/kg体重,或10-20mg。必要时可再静注氯胺酮(ketamine,ketalar)4-8mg/kg。边注射边令病人数数,当其中断数数,处于朦胧状态,睫毛反射消失即可进行电复律;安好电极板(位置同非同步电除颤),充电至所需能量,按同步键钮电。不同的心律失常电功率的选择:房颤200-300J房扑25-75J室上性心动过速50-100J室性心动过速100-200J注意(1)为减少心肌损伤,每次电复律间隔时间为2-3分,如重复2-3次无效时,则不主张继续转复。(2)复律成功后要监测病人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并卧床休息一天。电复律的并发症及其处理1.局部皮肤灼伤与电极接触的局部皮肤可有轻度红斑,一般无需特殊处理,2-3天后可自然消退。2.栓塞电转复后心脏转为正常节律可使心房内血栓脱落引起栓塞,多发生于复律后24-48小时或两周内。对过去有栓塞史者,可于复律前后给予抗凝治疗。3.心律失常多于复律后即刻出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