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CAI课件第一篇基本组织学第一章上皮组织第二章结缔组织第三章肌肉组织第四章神经组织第一部分组织学第二篇器官组织学第一章消化器官第二章生殖器官第三章内分泌器官第二部分胚胎学第一篇普通胚胎学第一章生殖细胞第二章受精第三章早期胚胎发育第四章个体发生类型第二篇各论第一章腔肠动物的发生(水母)第二章环节动物的发生(内刺盘管虫)第三章软体动物的发生第四章甲壳动物的发生第五章棘皮动物的发生第六章硬骨鱼的发生绪论第二篇普通胚胎学第一章生殖细胞第一节精子第二节卵子第一节精子精子的特点(与卵子对比):精子发生的全部过程在精巢中进行;精子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形态各异;精子体积很小;精子运动速度极快。一、精子的结构二、精子的发生三、精子生物学特性一、精子的结构1、鞭毛型精子2、非鞭毛型精子1.头部由顶体、精核构成,顶体含有水解酶,主要作用是溶解卵子的外膜。精核致密,携带来自父本的遗传物质。2.颈部颈部很短。自近端中心粒开始到远端中心粒为止,圆柱状或漏斗状。3.尾部分为中段、主段和尾段中段:粗而短,自远端中心粒到端环;有线粒体;主段:原生质和轴丝;尾段:轴丝。轴丝结构与纤毛相同,为“9+2”的形式。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能力使中段本身成为精子的“动力工厂”。形态变化较多。二、精子的发生1、增殖期2、生长期3、成熟期4、变态期1、增殖期精原细胞(spermatogonium)大量增殖。2生长期精原细胞不再分裂,同化,体积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spermatocyte)。3成熟期初级精母细胞连续进行两次成熟分裂分别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染色体减半。4变态期(1)顶体的形成,顶体是由高尔基体构建成的囊状结构,呈帽状位于精核顶部。(2)染色质浓缩和精核重构,体积减小,碱性蛋白与DNA结合,导致核DNA处于一种紧密的、稳定的和无活性的状态。(3)鞭毛生长,由两个中心粒组成的中心体移动到核后面,远端中心粒形成鞭毛的轴丝。(4)线粒体集中、分化为中段的螺旋丝。(5)多余细胞质排出。在顶体和细胞核处留下极薄的一层,部分包裹颈部和尾部,形成原生质鞘,多余的部分连同残留的细胞器一起脱落。(6)位于精膜上的卵子结合蛋白的产生精子发生特点:发生全部过程在精巢内进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精子为单倍体;变态期对精子发生很重要。三、精子生物学特性1、精子的大小2、精子的数量3、精子的运动与寿命精子的运动与寿命精子在精巢中不运动—缺氧、没有空间;精子大多的能量要调节渗透压;温度和光照影响精子的运动速度和寿命;运动精子不一定有受精能力。精子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低温:0-5℃,几天到十几天。冷冻:-70—-196℃,几年。精液——稀释——保护剂(甘油、二甲基亚砜——4——-80——-196℃℃℃(液氮罐)解冻——37℃水浴——离心—加入培养基。第二节卵子卵子的体积比精子大的多;卵子具有复杂卵膜和卵黄;卵子形态一般为圆球形、椭圆形;卵子一般不能运动。一、卵的结构1、卵胞质(1)卵黄(yolk)(2)皮质颗粒(1)卵黄(yolk)颗粒状或短棒状。主要是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脂类、碳水化合物。(2)皮质颗粒在质膜下约5μm厚的凝胶状胞质层(皮层)中,分布许多含有消化酶、黏多糖和透明蛋白等物质的颗粒。2、卵核又称胚泡或生发泡(germinalvesicle)。处在成熟分裂之前的卵核膨大成泡状。(1)核仁(2)染色体(3)核质(4)核膜(1)核仁圆球形,一个或多个,位于卵核中央或沿核膜的内侧排列。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染色体有些以染色体的形式、呈灯刷状;有些呈丝状为染色丝,有些为染色质。(3)核质含大量RNA和蛋白质,以核糖核蛋白颗粒形式存在。(4)核膜与一般体细胞核膜一样,为双层膜,其上有核孔。3、卵膜初级卵膜次级卵膜三级卵膜初级卵膜又称卵黄膜(vitellineenvelope)由卵细胞分泌形成。次级卵膜也称辐射带(radiatazone)由滤泡细胞分泌形成,有粘性。三级卵膜各种保护性或营养性的膜状结构,由生殖导管或其附属腺体分泌而成。例如鸟类的蛋白、卵壳膜和石灰质卵壳,蛙卵和软体动物乌贼卵的胶质卵膜,软骨鱼类的角质卵壳,以及腹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