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急救科•急救,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是一门古老但同时又是年轻的学科。因为原始人在与猛兽搏斗中,会出现各种伤害;在寻找食物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中毒,这些,都需要急救。近年来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寿命的增长,疾病谱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扶摇直上,需要及时急救。现代社会各种意外伤害诸如交通事故、飞机航空意外以及地震、洪水等天灾人祸,都需要急救。NaturalDisasters21Deaths&20Wounded21Deaths&20Wounded•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心脏病急症及其他危重急症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医院外的环境下,有一系列的抢救步骤,其中任何一步被延误或梗阻,抢救就不能成功,生命可能因此丧失。•现场急救是指当危重急症以及意外伤害发生,短时间内对伤病者生命造成严重危害,抢救者利用现场所提供的人力,物力为伤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初步救助措施。•急救五项技术:进行有效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这些现场急救技术的特点是:基本上徒手进行,很少依赖器械设备;操作简单易行,容易掌握;效果强调确实可靠,要求程序和操作方法的准确性。现场急救目的1.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2.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3.减轻病痛,减少意外损害,降低伤残率。创伤急救的原则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1、首先考虑挽救生命•2、积极救治,不放弃任何救治可能•3、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窒息、严重出血或胸部开放伤,后处理休克和骨折•4、操作轻柔、细致准确、避免增加创伤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急救和呼救并重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救人•防护(空气、环境中污染物,血污然)•潜在危险(楼房倒塌,再爆炸等)事故现场急救•避免惊慌失措•控制慌乱局面,清点伤员,行必要的分组标记•伤情评估•急救措施的实施•联系医院,分送病员(转运)•伤情评估:以优先急救对象为前提•危及生命的伤情评估:首要在于致命伤的发现,注意R、P、BP、神志、⑴气道⑵呼吸⑶循环(活动出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血压)⑷中枢神经系统(神志、瞳孔、瘫痪)现场救护:⑴脱离危险环境⑵解除呼吸道梗阻⑶处理活动出血⑷解除气胸所致的呼吸困难⑸伤口处理⑹离断肢体的保存⑺抗休克⑻现场观察维护基本生命体征•(一)判断意识轻拍伤病者肩部(或面部),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啦!"以试其反应。婴儿采用拍击足跟或掐其合谷穴,如能哭泣,则为有意识。(二)A-Airway打开气道畅通呼吸道是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抢救者应先将伤病者衣领扣、领带、围巾等解开,同时迅速清除伤病者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涕、呕吐物等,以利呼吸通道畅通。<注意事项>1、手指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2、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3、口腔内有异物或呕吐物,应立即将其清除,但不可占用过多时间。4、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下额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开放气道要在3~5秒钟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三)B-Breathing呼吸•抢救者采用仰头举颏法保持伤病者气道通畅,利用视、听、感觉之方法3~5秒钟,检查伤病者有无自主呼吸。•抢救者侧头用耳贴近患者的口鼻,一看伤病者胸部(或上腹部)有无起伏;二听伤病者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声;三感觉有元气流吹拂面颊感。•抢救者经检查,判断伤病者无自主呼吸,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口对口(鼻)吹气救治。(四)C-Circulation循环•抢救者采用触摸颈动脉或肱动脉(离心脏近,颈部易暴露),是否有搏动的方法5~10秒钟,判断伤病者有无心脏跳动。成人、儿童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正确判断有无脉搏搏动,若无,方可实施胸外心脏挤压。外伤现场急救技术一、止血术二、包扎术三、固定术紧急止血•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止血的方法有:•指压动脉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一.止血术•外伤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动脉/静脉出血•外出血是现场急救的重点•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止血法外伤急救技术(一)指压动脉止血法•头面部动脉止血法•有四条动脉:颞浅动脉面动脉耳后动脉枕动脉•指压颞浅动脉:头顶、额部、颞部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