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救技能急救普及是衡量一个社会综合实力的标准,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国外发达国家,有三分之二的成人掌握基础急救技能,在我国还远低于10%。当突发性疾病和意外伤害发生时,原则上在接受专业医师治疗之前,一定要依照正确的理论,采用准确的方法,给予伤者适当的应急处置。才能达到赢得时间,减少伤残,挽救生命的目的。急救技术包括:创伤的急救、非创伤性疾病的急救、心肺复苏。常用的现场急救包括非创伤性疾病的急救:中暑、溺水、中毒、电击、过敏性休克、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急救心跳呼吸骤停现场急救技术包括创伤急救技术(包扎、固定、搬运三大技术)徒手心肺复苏(即CPR,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海姆力克手法(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技术)中暑急救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急救方法: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即刻实施心肺复苏术。溺水急救水中急救救援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减少自身及患者危险。所有患者都应视为可能存在脊髓损伤,固定颈、胸椎部于中立位(无屈无伸),使患者仰卧漂浮于水平背部支持装置上,再抬离水面。如必须翻转患者,应沿长轴保持头、颈、胸、躯体成直线小心的滚木样转至水平仰卧位。控水(倒水)。①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其大腿上,使其头下垂,接着按压其背部,使胃内积水倒出。②急救者从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能使水倒出来。心跳呼吸停止者尽快实施心肺复苏技术。用手导引人中、涌泉等穴。电击伤急救电击伤发生在四肢的部分地方,烧伤面积小,但伤口深,有入口和出口,表面碳化,口小底大形态,深部组织损伤,出现延迟性局部组织坏死,伤口不断加深扩大,血管、神经损伤,末梢循环障碍,肢体坏死。强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可引起心脏、神经和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心脏损伤、呼吸抑制。特别是的纵向电流路径,导致心肌损伤,心肌酶升高,严重者可引起心脏、呼吸骤停。电击伤的急救措施在现场处理时,急救的第一步是在确保救人者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让电击者尽快脱离电源。可以采取切断关闭总电源或用绝缘物挑开电源线路的方法。在确定电源已被切断或患者没有危险的地带,然后评估的意识,呼吸和脉搏。如出现心脏停搏时,应立即开始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烧伤救治热力烧伤化学烧伤热力烧伤热力烧伤:一般是指由于热力如火焰、热液(水、油、汤)、热金属(液态和固态)、蒸汽和高温气体等所致的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损伤。主要是皮肤损伤,严重者可伤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关节、神经、血管,甚至内脏,也可伤及被黏膜覆盖的部位,如眼、口腔、食管、胃、呼吸道、直肠等。临床上习惯所称的“烫伤”是指由于沸液、蒸汽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应当强调指出的是,烧伤是伤在体表,反应在全身,是全身性的反应或损伤,尤其是大面积烧伤,全身各系统均可被累及。热力烧伤现场急救措施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就近清洁的水池内。迅速卧倒,慢慢滚动压灭火焰;严禁带着火的衣服站立、奔跑、呼叫和用手扑打,以免造成吸入性损伤和手烧伤。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如毯子、雨衣(非塑料及油布)、大衣、棉被等阻燃材料更好,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之与空气隔绝。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凝固汽油烧伤,首先避免油点落于皮肤上,迅速脱离现场并严禁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