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心得体会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摸清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关注群众的安危冷暖,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华网北京7月28日电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落脚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中去,并把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各方面利益是不是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和保障,作为衡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得好不好的根本尺度。当前,在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上,除了抓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外,还要特别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一)要妥善处理好新时期各种利益关系。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的社会,本身就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和利益矛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利益结构和利益实现方式必然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现在,社会各个层第1页共3页次、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比过去复杂得多,处理起来难度很大。各地区、各部门有责任也必须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少数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尽可能把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得好些,尽可能让绝大多数人满意些。(二)要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一个优势,同时也增加了就业困难。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生产和社会生活,城市下岗、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越来越多,我国的就业矛盾将愈益突出。就业不充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必然困难。各地区、各部门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应当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三)要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关心群众生活最直接、最前沿的工作。社会保障水平往往是检验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能职责,切实加强“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地办。(四)要抓好农村扶贫开发。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25元的温饱标准衡量,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近3000万人,这是需要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特别关注、重点扶持的困难群体。目前已经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于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一遇灾病,不少人又会饱而复饥,暖而复寒。这些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巩固、在温饱线上徘徊的贫困人口,同样需要继续扶持。帮助这两类人口尽快解决温饱并稳定脱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五)要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政治利益是群众利益的重要方面。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则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第2页共3页政治利益的根本手段。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必须在制度上、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