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教学查房主讲(以姓氏笔画为序):目录一、定义二、流行病学三、病因与诱因四、发病机制五、临床表现六、实验室检查七、诊断要点八、治疗要点九、护理诊断及措施十、健康教育DKA病案介绍床号:23床姓名:朱云住院号:1336652简要病史:患者因“烦渴、多饮、多食、消瘦7年,腹痛、呕吐1天”于8月7日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查血糖16.8mmol/l,尿酮体2+,K+3.31mmol/l。为进一步诊治,到我科门诊就诊,收入我科。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哪种人群更容易患DKA?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该如何诊断、治疗?作为新时代的护士,我们应该如何提供护理?一、DKA定义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糖,脂肪,蛋白质紊乱胰岛素↓胰岛素拮抗激素↑二、DKA流行病学三、DKA病因与诱因DKA起于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DKA倾向,2型糖尿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A.B.C.D.感染:超过50%,以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居多。胰岛素剂量不足或突然中断及饮食失控。应激:大手术、创伤、分娩以及严重精神刺激等。有时还可以无明显诱因。四、DKA发病机制DKA严重失水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携带氧系统失常周围循环衰竭和肾功能障碍A.酸中毒B.严重失水C.携带氧系统失常红细胞向组织供氧的能力与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有关。可由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来反映。糖尿病多饮、多尿症状加重。继之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有时伴有剧烈腹痛,酷似急腹症。初期晚期中期五、DKA临床表现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可出现中至重度脱水征,消化道症状加重呼气中带有烂苹果味。血糖可高达30mmmol/l或以上,尿酮强阳性。初期晚期中期五、DKA临床表现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重度脱水,休克;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昏迷;心律失常;呼吸深快、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PH<7.0)。初期晚期中期五、DKA临床表现六、DKA实验室检查血糖增高,多数为16.65~27.76mmol/l,有时可达36.10~55.50mmol/l或以上;血糖超过36.10mmol/l时常可伴有高渗性昏迷。a.血糖b.血酮c.电解质d.酸中毒e.阴离子间隙f.血酸碱度A.血液检查DKA时,血酮体定量一般在5mmol/l(50mg/dl)以上,有时可达30mmol/l,大于5mmol。a.血糖b.血酮c.电解质d.酸中毒e.阴离子间隙f.血酸碱度A.血液检查血钾早期正常或偏高。血钠、血氯降低。此外,DKA时常同时伴有缺磷和缺镁;尿素氮和肌酐可↑(肾前性);血常规: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其他:偶有血乳酸浓度升高(大于1.4mmol/l),亦可有血淀粉酶轻度升高明显升高提示可能并存急性胰腺炎。a.血糖b.血酮c.电解质d.酸中毒e.阴离子间隙f.血酸碱度A.血液检查主要与酮体形成增加有关a.血糖b.血酮c.电解质d.酸中毒e.阴离子间隙f.血酸碱度A.血液检查DKA时,由于酮体增加,中和HCO3-,阴离子间隙增大;如果阴离子间隙增大提示有机酸增加,若患者为糖尿病则提示DKA。a.血糖b.血酮c.电解质d.酸中毒e.阴离子间隙f.血酸碱度A.血液检查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轻者为13.5~18.0mmol/l,重度则<9.0mmol/l;血PH<7.35;血液碱剩余(BE)负值增大(<−2.3mmol/l)。a.血糖b.血酮c.电解质d.酸中毒e.阴离子间隙f.血酸碱度A.血液检查A有糖尿病史,结合血糖、血酮体、尿酮体、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气分析等,不难作出诊断;B对不明原因的休克、昏迷伴酸中毒表现均要考虑有无酮症酸中毒可能;C对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的、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及时作相关检查以明确有无酮症酸中毒。在临床上,遇有下列情况时要想到DKA的可能:七、诊断要点八、DKA治疗要点八、DKA治疗要点体液不足A九、DKA护理诊断及措施a.体位与给氧b.治疗护理c.病情监测九、DKA护理诊断及措施活动无耐力Ba.休息与活动b.安全的护理c.生活护理a.制定总热量c.其他饮食注意事项营养失调b.食物的组成和分配饮食护理九、DKA护理诊断及措施D.焦虑与恐惧F.潜在并发症E.知识缺乏九、DKA护理诊断及措施十、DKA健康教育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