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庄子选译》有感VIP免费

读《庄子选译》有感_第1页
1/3
读《庄子选译》有感_第2页
2/3
读《庄子选译》有感_第3页
3/3
读《庄子选译》有感读《庄子》有感徐霜霜21109325《庄子》一书,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天下》篇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角奇见之也”来归纳庄子的言说特征。由此可见庄子的言说已脱离一般的常规,话语的悠远难稽,言论的空大无实,辞说的不着边际,谈论的恣纵任意,语言的隐晦难解等等,都是他的文章几乎成了一座语言迷宫。那么,庄子为什么要运用这种特殊的言说方式呢。答案是“以天下为浑浊,不可与庄语”,即天下人皆沉迷不悟,不可用庄正的话去与他们谈论,这就是庄子何以采用这种奇特演说方式的根本原因。庄子的言说方式即“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因此这“卮言”,“重言”,“寓言”即成了解开庄子的一把钥匙。书中的各篇各节,或用寓言来说,或用重言来说,或寓言重言交互来说,而且常常是在诙谐中寓有十分的严肃,恣意出又有极端的谨慎。宋末黄震说,庄子是“千百世诙谐小说之祖”(《黄氏日钞》)。的确,他虚构了许多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诙谐幽默,不仅给人以美感,也给人以启迪。《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详。“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本是一场屠杀的过程,但庄子匠心独具的以艺术的手法加以演绎,使人甚至忘掉了屠杀本身,而沉浸于艺术的氛围中。也许他是在暗示人世间本就是个大的屠宰场吧。我们不是在操刀,而是在躲避挥舞的屠刀吧。我们当然不能期望挥舞着屠刀的人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我们可以躲避。《养生主》的真谛在于“缘督以为经”。在复杂和拥挤的世界中发现空隙,然后游于其中,尽其天年。但要找到缝隙,首先你的心要是虚的,不能为功能利禄等所充满。以虚的心来面对世界,这个世界的缝隙才会向你敞开,你才会在这个世界第1页共3页中自由的遨游。《达生》的宗旨与养生篇的大致相同,它们都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全神,一是因为形体转瞬即灭,而精神却可以超然世外,与天地共其悠久。而是因为神全则无隙可乘,无隙可乘则生命不被外物所伤。所以凡通达生命实情的人,只要保全其精神即可,根本无心凭借导引延年之术。从《养生篇》和《达生》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对生命的重视并不会导出像神仙家一样的对长生久视的形体的追求,而只是对一个自由的心拥有形体的免受伤害的愿望。由此,庄子对生死应是看开的。庄子并不追求永恒的生,他知道永恒的只有宇宙大化,而不是生命的个体。有生便有死,而死又是另一个生。《齐物论》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其名为“庄周梦蝶”。他讲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是说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真像一只蝴蝶飞来飞去,很得意,可是一觉醒来还是庄周自己。庄周对此产生了疑问,究竟是庄周何等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细看来,《齐物论》以一个美丽的梦来结束是颇具意味的,我们在这个梦里读出“物化”这个道理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读出一些无奈的感觉。也许庄子意识到,执着于彼此区别有热衷于是非辩论的人固然是在梦中,那些主张齐物的人呢,是不是到头来也只是做了一场梦。也许齐物只是一个在梦中才可以实现的理想。只要是醒着,你就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实在的区分,并情不自禁的身陷其中。这才是真正的吊诡。人就是这样徘徊在梦与醒之间,徘徊在在意和不在意之间。关于庄子和现实政治世界的关系,有很多人认为两者是分离的,其实不然。和儒家一样,庄子很明确地意识到人是一个“世界“中的人,这构成了庄子的思想背景。但世界对于庄子和儒家是不同的,并且相去甚远。看看庄子和儒者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得到部分答案。从孔子的周游列国道孟子的徘徊在齐梁之间,儒者总是希望进入这个世界,希望借助君主来实现其政治理想。他们对这个世界并不一定是满意的,但是从不回避,第2页共3页因此更不会逃避。这种不满意可能促使他们改变它,虽然从没有成功过。但庄子不,庄子自觉地拒绝着世界的(譬如权力)的召唤。世界的无法逃避并不一定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庄子选译》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