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创新是产业变革的新动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发展变化进入新阶段。相比于20世纪80年代的产业分解以及90年代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进入中国,此次基于价值链的产业创新和业态创新更加活跃。业态是产业发展层次和阶段的外化体现,业态创新对产业升级、原创产业培育、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将产生巨大作用,由业态创新所引发的产业变革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商业模式变革引发颠覆式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变革和颠覆式业态创新是全球化的两大重要表征。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创造改变世界的大企业;业态创新则可以催生原创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的变化能够并已经引起了产业业态的改变。企业商业模式的改变,本质上是企业价值链的变化和重塑。从历史上看,企业商业模式的改变往往需要花费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时间。但在现阶段,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点是创业。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快速变化、创新,并且通过微观层面的大量试错,引发产业业态的变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逐渐发展成为导致新业态诞生的关键因素。颠覆式业态创新直接导致新兴产业的出现。业态创新作为一个中观层面的概念,推动着产业发展的不断变革,导致新兴产业的出现。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人类社会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改变世界的业态革命:如种植、集市交易、机器大工业生产、运输、金融、计算机、互联网等,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产业的核心。进入信息化时代,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业态变化更加频繁、迅速,新兴产业诞生的周期缩短,影响越来越深刻,业态创新也开始被重视。新的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产业如果没有业态创新,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商业模式创新,那么这个产业就进入衰落期,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竞争力。新业态产生的四种有效路径新业态产生有四种有效路径,主要包括:技术引发的创新、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需求引发的创新、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引发的创新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变革是新业态出现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重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催生一系列新的业态。例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催生了新一代互联网产业的兴起以及大量与之相关联的新兴业态的出现。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往往也能带来新业态的产生。社会组织方式主要指的是生产组织方式和资源组织方式。例如“众包”就是社会组织方式变革引发新业态出现的典型例子,它颠覆了传统的统一化、标准化生产模式,采取了分布式研发、设计和生产的新模式。新的消费方式是引发新业态的重要因素。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出现。服务业大部分业态都是基于这种原因出现的。产业价值链分解融合是新业态产生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传统产业的价值链将进行不断分解和融合,在产业价值链变化过程中也会不断有新的业态出现。例如,由于新药研发成本高、周期长,制药企业不愿花费大量精力,所以价值链中的研发环节就慢慢独立出来,形成了医药研发外包(CRO)。中国是全球业态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我国业态创新主要集中在四大产业领域:以孵化器、中小企业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以社交、教育以及游戏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以电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环保和生物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端装备、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北京是全球创新创业高地,同样也是全球新业态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以3D打印、众包驱动的社会化制造革命,以P2P、“众筹”引领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以信息消费需求拉动的商业模式及技术创新,以及可穿戴设备、科技博客、大数据等新兴业态领域均以蓬勃的生命力孕育和迅速成长。北京近年来也成为创业公司的聚集地。2011年,中国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总额为130亿美元,约为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一半,而其中30%投向了北京的公司。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北京业态创新非常活跃。《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最近刊文称,北京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北京的创业者未来或许将可以挑战硅谷在创新方面的垄断地位。未来中国可能产生爆发式增长的新业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培育和发展新业态带来了新的契机,未来5—10年,我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