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抗疫表彰大会有感3篇【篇一】青年之精神,国之脊梁。因此,作为新时代青年,践行和弘扬青年精神责无旁贷。作为新时代青年,奋斗是青春的底色。疫情爆发时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赶往支援。在这些最美逆行者中有一大批医生护士还未过而立之年。面对突如起来的疫情他们也担心,也害怕,但当披上战甲,他们就从一个孩子瞬间变成视死如归的战士。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生理极限。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场上,通过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与死神赛跑,才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为疫情地区的人民点亮了希望之光。作为新时代青年,需用奉献为青春着色。森林救火消防员勇士们接到命令毫不犹豫,在面对难以扑灭的大火,他们英勇无畏。正是他们的奉献,民众才有了岁月静好,闲适安逸的生活环境;正是他们的奉献才使得民众的安全感不断上升,幸福感不断提升;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得这群风华正茂的青山卫士成了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了最美榜样。终身学习是青年精神的行为准则,时代瞬息万变,唯有终身学习才会不断超越自身局限,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沉淀阅历,才能紧跟时代发展。作为中国力量的后备军,新时代青年让我们把艰苦奋斗刻在心里,把无私奉献披在肩上,把终身学习装进行囊,一路高歌奋进做好中国新时代脊梁。【篇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党中央果断作出决策,各级党组织立即部署安排,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奔赴战场,第1页共4页迅速构建起了防疫“人民战线”,将疫情向全国蔓延的势头遏制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当这场战役从整体战、阻击战转化为局部战、持久战时,当防疫、控疫成为常态化时,我们仍然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大使命。如果说对抗病魔是对生命高度的彰显,那么争分夺秒抢回脱贫攻坚遗失的宝贵时间,则是对我们党和政府决心力度的凸显,以及对民生关注度的最好诠释。坚定“人民至上”理念,举起为民服务“奉献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整个抗疫战场最响亮的一句口号,也是广大抗疫战士的追求目标。凡事想着群众利益,并全力抢救每一名患者,而且由财政承担治疗费用,将这种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全力决战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也是“人民至上”的一种表现。这要求广大扶贫干部在最后收官之时,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听取群众的建议,甚至接受群众的批评,以人民为中心作决策、干工作,实现群众期望的效果。保持“攻坚克难”势头,扬起勇于拼搏“战斗旗”。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防控难度大,但在民族大义面前、群众生命受到威胁之时,这些抗疫战士完全没有个人私心,而是选择与疫情较量作斗争,在疫情下抢救每一个生命。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不会轻易被啃掉,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最后不足三个月时间里,咬定青山不放松,下定决心,拿出勇气,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完成使命不撤走,顽强斗争到底,全力攻克贫困之“山”。涵养“恪尽职守”情怀,扛起舍己为公“模范旗”。为了阻击疫情,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排查患者,党员干部坚守在社区、公路要点、车站码头等点位,无数志愿服务者运送物资、宣传疫情防范知识,为此付出了太多、牺牲了太多,这种无私奉献的情怀,让全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如今决战脱贫攻坚,也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多讲奉献,少谈回报,多考虑群众安危,少计较个人得失,真正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困,甘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篇三】近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第2页共4页记强调,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地把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当作己任,在思想上、行动上一以贯之,让抗疫精神赓续相传、历久弥新。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