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去>>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丹的矛盾心理。3.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人要讲诚信。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人要讲诚信三、教学难点:体会李丹的矛盾心理。四、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题目叫――“我必须去”(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大家看到了课题,你想带着哪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呢?(我必须去干什么?;我为什么必须去?……)别急,我们先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看看能否在听的过程中找到答案。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1.欣赏多媒体动画课件故事。2.让学生说说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和找到的答案,如学生的问题较难,或答案不准确,可考虑将问题保留,在学习课文中逐一解决。三、自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1.请学生自己把课文自由读一读,争取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在认字表中找一找,如果没有找到先用铅笔圈出来,再想办法解决。2.小组合作识字,用喜欢的方式把认字表中的字带拼音、组词或扩句子大声读一读。3.请愿意展示学习过程的学习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评一评他们小组的表现。4.认读词语卡片,继续巩固生字,理解词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词语:日期李丹裙子扎紧约定尊敬毕业急促犹豫慈祥盼望集合(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不会的同学请他任意选择同学来帮他,并要使用礼貌用语表示感谢。(2)随机请学生用“急促”、“慈祥”说一句话,理解词语并为课后作业做铺垫。(3)随机提问什么是“犹豫”。(没有主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5.同桌合作,分配段落读一读,看看是否还有不认识的字。(识字作为低年级学习语文的重点,一定要打好基础,让学生通过已有的识字方法结合小组合作,扫清生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培养默读习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2.指名读课文2~9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爸爸得到了两张马戏票,想让丹丹去看表演,可丹丹已经答应去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丹丹犹豫了……)3.李丹多想看马戏表演呀,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谁来读一读。(体会李丹心情的复杂变化)4.学生分角色朗读练习,指导提示学生读出爸爸的着急和李丹的犹豫。5.指名小组来表演父女之间的对话,学生评价。(评价时引导学生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谦虚地欣赏别人。)6.李丹最后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找一找,读一读。(读时,注意从读的语气中体现出李丹从犹豫到坚决的心理变化过程。)五、交流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理解。1.围绕丹丹的选择和爸爸说的话(不能对老人、同学失信),体会诚信的重要。2.如果你是李丹,会怎样想?怎样做?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生活中,你或者身边的人是否发生过不讲信用的事情?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学了这篇课文,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2.学习词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七、教师小结“守信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摘抄。我也希望从今以后我们都能向李丹同学学习,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尽力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