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0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会,其原因是。2.松树和桂花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松树________________。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染成蓝色的叶片做叶的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变蓝的部位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4.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公斤,其增加的10余公斤重量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________和土壤中的________。,步骤如下:(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7分)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_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色.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______.(1)步骤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3)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08东营)(7分)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请分析回答:(1)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则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把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以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某种原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2)在实验中使用石灰水的目__________________。(3)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把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4)本实验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5)如果利用本植株来验证植物的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主要部分,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8.右图为一测定叶片少量光合作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请据图分析回答(1)夏季上午将此装置放到阳光下,气体分析仪能测到含量逐渐减少的气体是______,该气体含量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棵大小相似的枝条,甲、乙装置枝条保留全部叶,丙装置枝条去掉全部叶,在三支试管中各滴入相同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350C环境中,乙装置放到150C中,两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1)该实验可分为两组______实验:一组是_______和_______,其变量是______,实验结果是______叶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组是_______和_______,其变量是________。实验结果是______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装置中塑料袋内壁上也出现少量水珠,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9分)(09潍坊)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的效率。(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