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培养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3、能以自己的方式(诗、文、画)展示自己心中的秋。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秋:一年四季,春夏冬秋,各具风韵,前面我们领略了朱自清充满活力的“春”,感受到老舍安祥的“冬”今天我们来细细品昧一下何其芳笔下的秋又具有怎样的神韵。二、诵秋:1、集体诵读(注意:节奏、重音)2、教师范读(学生画出重音)3、抽读4、学生品点并用自己的方式,读出情感节奏5、齐读三、品秋1、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描写秋天?(提示:露珠、伐木声、瓜果、冷雾……,这些景物都是秋天里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景物,这对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启示: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事件表达文章主题。)2、给诗人描绘的三幅秋景图分别起上名字。(提示: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3、诵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好在什么地方?)抓住关键性字、词。(如:满、飘、饱食、栖息、游戏等等。)4、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提出疑难并互问互答。5、各组就重点质疑,大家共同解决、品味6、师读(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诗人笔下的秋)四、绘秋1、请同学根据自己对秋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心目中的“秋”(诗、文、画都可以)2、请同学展示自己心中的“秋”五、赏秋、颂秋1、教师展示有关秋图片2、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描写秋、赞美“秋”的诗文3、朗读全诗。4、小结: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颗热爱大自然的心,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诗情,写出更好的诗篇。备注:学生如将“品秋”中的第3步完成的很好,4、5就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