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接轨“慕课”:一场已经到来的革命来源:浙江教育报记者胡梦甜朱丹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完成的,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练习完成,但杭州市学军中学却尝试把课堂“翻转”过来——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完成。近日,在学军中学第七届学术节上,该校教师展示的“翻转课堂”让与会者惊叹不已今年8月,在华东师范大学牵头下,23所全国知名重点高中组成了C20高中慕课联盟(慕课指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翻转课堂是在慕课平台下的延伸),学军中学就是其中的成员学校之一。不久前,又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4个省(区、市)的20所初中和20所小学加盟,华东师大慕课中心也正式亮相。从此,席卷全球高校的慕课开始向基础教育渗透,撼动现行的教育方式。课外完成知识传授,课内进行知识内化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喜欢吗?此次学术节上,学军中学教师方润根展示了一堂高三物理的“翻转课”。课前,他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五分钟的微视频并布置了相应的任务——画一个电路图。课堂上,方润根自始至终没有拿起过课本,而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谁画的电路图更合理”。然后,他再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整堂课,由于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气氛异常活跃。“‘翻转课堂’所带来的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独立思考过后再捅破那层‘窗户纸’,比直接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是方润根在上完这堂物理课后最大的感悟利用微视频“先学后教”,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课堂,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成长的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教师灌输式的知识,他们能否适应这样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学生。“这样的课堂很有针对性,我立马知道了自己在这个知识点上存在的问题。”高三女生小金对此感触颇深。“‘翻转课堂’中形象化呈现的微视频比文字更有吸引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高二女生小包如是说。男生小雷则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从不敢在课堂上提问,但“翻转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问,这大大增强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前自制微视频,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这样的授课形式,教师能适应吗?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鼓励联盟内各高中制作各学科的微视频,传到网络上进行共享,目前征集到了1000多个微视频。在学军中学,已经有18位教师自发组建了一个“微客群”,一同探讨如何制作微视频。化学教师肖中荣便是其中一位,不到一个月,他就已经制作了3个化学实验片段。同样参与了“翻转课堂”的语文教师苏丽坦言,制作微视频比备课来得复杂得多:“一段时长8分钟的微视频,光是录制视频就折腾了十七八遍。再加上整理思路、预备内容的时间,前前后后花了不少精力。”为了实施“翻转课堂”,不少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视频的制作上。“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微视频固然重要,但比微视频更加重要的的是如何支配课堂上多出来的这些时间。”在肖中荣看来,微视频与导学案怎么衔接、与教案如何进行融合,才是关键。对此,苏丽也十分赞同:“课堂‘翻转’后,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仅没有被削弱,而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逼着老师改变‘以我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花更多时间去研究探究式、个性化的学习。”在与教师们的交流中,几乎所有教师都对慕课抱着开放的态度,认为“是未来课堂发展的一个趋势”,但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地指出,“慕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前来参加学术节的董素贞告诉记者,她所在的青岛二中也在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教师在走进课堂前,首先要看一下学生对微视频的学习有什么困难和疑惑,然后有针对地给予指导。同时,在‘翻转’后的课堂上,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提出问题或假设,有些情况可能是自己从来没遇到过的,教师要及时形成解决方案,确实挺考验人的。”她补充说。舶来品能否适应中国基础教育的水土?听听专家怎么说席卷全球高校的慕课开始向中小学实际学习领域渗透,一方面对它的关注正在持续发酵,另一方面对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