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和谐传统对构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启示VIP免费

2024年和谐传统对构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启示_第1页
1/5
2024年和谐传统对构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启示_第2页
2/5
和谐传统对构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启示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而且“和”是其中的最高价值。以和为贵是人和人之间的首要研究对象,因为只有在处事待人上做到宽容,才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和谐的大同社会。孔子所倡导的理想人格是协和任何的人、能够以宽厚的态度处理事情,君子应当保持和谐而不结党营私、行为庄重而不与他人争执;孟子甚至说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论(《孟子X8226;公孙丑下》);老子在《道德经》中不但为人们勾勒出一个与世无争、无欲无求的理想社会,而且更是提出了人要效法天道、实现和谐。(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中国古代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和生实物,同则不继”(《国语X8226;郑语》)的说法,认为“和”是生存所必须的基础,事物在不同的原因和组成成分之间能够互相的作用,而且还能在整体上体现出和谐。儒家的“有为而治”则注重的是民众,惠民、重民、乐民、爱民,只有对民众爱惜,广泛的施行仁爱制度,才能够最终赢得人心所向;而道家的“无为而治”则反对肆意扰乱民众的生活,在实践层面上要求统治阶级不要为所欲为地干涉,倡导让民众按其自然本性过日子,否则会让百姓无所适从,最终失去天下。(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中国古代哲学家在思想上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特别注重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只有做到尊重和保护自然,人和自然最终才能实现和谐的共同发展。在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方面的观点类似的是,我国古代儒家与道家的观点同样存在一定分歧。儒家注重“合二为一”和“致中和”的指导思想,道家则是注重“天人合一”,二者虽然在观点上不一样,但是“和合”在实际的本质是有所联通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相通的。人类在发展规则上不仅要尊重自然,而且更要效法天地和崇尚自然给人生在所作所为上找到最终的归依。第1页共5页(四)个人身心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个人身心的和谐,即精神与身体、各器官运行、内在与外在、行为方式与价值预期之间做到有效的协调统一。儒家倡导的是“三省吾身”、自我的修养和时刻反省自己,从而达到和谐而又高尚的人生境界,认为普天下的人都应以“修身”为本,孔子在《论语》中更是对君子提出了“三戒”、“四绝”、“五美”、“九思”等行为标准。而道家则主张“冲气以为和”,让人们擦去世事纷争落在心灵上的俗尘,消除自我的固蔽,超脱于世俗偏隘的人伦关系,用开阔的心胸与无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事、物,从而达到个体身心的和谐。(五)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在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共处,协和万邦。早在《周易X8226;乾卦》里面就已经提出:“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也就是和谐相处、万邦团结的意思。而且孔子同样也在《论语X8226;颜渊》里面提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点,在《论语X8226;季世》中说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以文德来感化外邦,而非轻率的诉诸武力解决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二、中国和谐传统的德育价值“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旨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个人内部的身心关系,促进其和谐统一,进而构建理想的“大同社会”。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与社会道德的属性高度契合。“和谐”不仅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历史传统和基本属性,更是其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的根本价值取向。(一)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和谐传统文化对于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伦理道德作为支撑,社会就必然陷入纷乱之中。中华民族在自汉以后的的两千余年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凭借着聪明才智和顽强意志,最终在历史画卷上谱写出波澜壮阔的景象,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高超生产技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等成就,都在第2页共5页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三纲五常”遗留下来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方面仍然对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促进中国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首先,传统伦理道德的长期推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和谐传统对构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启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