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温兴生(2007年7月31日)同志们:今天这个座谈会是按照厅长办公会议的要求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认真学习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鄂人[2007]23号文)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贯彻、宣传鄂人23号文件的具体措施。大家都知道,96年中组部、人事部颁布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97年省委组织部、人事厅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我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实施办法》,今年正好十周年。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针对当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省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借这次23号文件出台的机会,我们把市州人事局分管局长和人才中心主任请来开一个座谈会,专题研究我省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次会议时间很短,但内容很重要。希望通过这次座谈会,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方向,落实具体工作措施,推动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会议还专门请来省委组织部和省人事厅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待会儿他们还要讲很好的意见,对于我们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遵照执行。下面,我先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座谈时参考。一、十年来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成绩显著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迄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了。改革开放之初,随着中外合资机构的相继建立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一部分国有单位的人员流向非国有单位。为适应人才流动的需要,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运而生,主要针对流动人员提供以人事档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关系托管服务。从总体来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83年到95年,是起步发展阶段;二是96年到现在,是发展规范阶段。从湖北的情况来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全省各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发展成为我省人事人才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特别是97年之后的这十年,是我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快步发展的十年,成绩显著的十年。97年,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在管总量2.2万份,十年后的今天,已近38万份,翻了17倍。通过十年的努力,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一是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十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了四个指导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与服务的政策法规性文件。1997年5月,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颁布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实施办法》;2001年11月,省政府颁布了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为核心的《湖北省人事代理暂行办法》;2004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涵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内容的《湖北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这次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二是档案管理体系不断完备。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以省人才中心为龙头、以市州人才中心为骨架、以县市人才中心为基础的设施完备、功能强大、运转良好的管理体系,服务网络覆盖全省。全省县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122家,市州级17家。三是档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已由单纯的人事关系托管,发展成为流动人员转正定级、工资调整、工龄计算、职称评审、年度考核、出国(境)政审、社会保险、毕业生就业接收手续办理等一系列社会化的人事代理服务,以及户口托管、计划生育、党团工作等其它相关的配套服务工作。人事档案的服务内涵明显丰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一体化的干部身份管理模式,使人才逐步摆脱了旧体制和制度的束缚,逐步打破了人才流不动,流动起来无人管的被动局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