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时回顾与思考教学目标运用与训练要求1、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4、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师生共同回顾本章内容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把新学的内容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去,使新旧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以使学生自己梳理知识,形成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的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法。教学过程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数学来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这正是数学的伟大,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我们引入了负数,从此由正整数、正分数和零就扩充为有理数。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有理数及其运算,现在来对这一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探究新知,学习新课1、请同学们构思一个生活中的场景,使其尽可能多地包括负数、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内容。2、在有理数运算中,有时利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计算。谁来举例说明有理数的运算律有哪些?3、有理数的运算律有五个,它在运算中起到简化运算的作用。这一章我们重点探讨的是有理数的运算。想一想:有理数的运算与小学学过的有关数的运算有什么联系?4、我们把有理数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回顾了一下,现在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看看能否把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形成一个知识链条。(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在学习了这一章后,不仅要把内容理解、掌握了,还要能体会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如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大小比较。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的研究都离不开观察、探究,即观察——探究法;如在研究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乘法法则、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等,都是按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0三类分别研究的,即:分类思想;还有:数形结合思想,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就是最简单的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结合数轴表示有理数,对于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等概念以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等,更具有直观性。另外,在运算中,要注意符号、运算顺序等,还要灵活运用运算律,以提高运算速度及准确性。[例1]:第85页第5题及第87页第2题。[例2]:第85页B5[例3]:第86页9(12)、(17)、(18)课时小结通过本节的复习回顾,要求同学们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意义及其运算,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业布置(1)课本第84页复习题;(2)看课后独立完成一份小结,并谈谈学习本章后的收获及遇到的困难。活动与探究正数零负数有理数有关概念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运算运算的含义探索运算法则探索运算律则解决实际问题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交换律乘除乘方结合律分配律加减“不够减”的实例相反意义量的实例1、已知:∣a∣=2,∣b∣=3,求的值。2、已知数轴上有A和B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为1,点A与原点O的距离为3,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B与原点O的距离之和等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