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体会演讲词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观点、见解、主张的特点,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2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3在了解演讲词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够就指定的话题进行简短的即兴演讲的能力。教学重点1在阅读中体会演讲词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观点、见解、主张的特点,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2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44年9月,针对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事迹,针对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的状况,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这一演讲既为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军队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直到今天,在中国武装力量的队伍中,仍然有这样标准的口号:“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一篇如此短小的演讲词竟会有如此巨大的震撼力与感染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深入探讨这篇演讲词,从而感知演讲词的特点。二巩固复习1这篇演讲词主要表明了什么见解?2围绕为人民服务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3教师小结:结构清晰,逐层递进,摆事实,讲道理,启发着听众逐步认识到要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树立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军的信心和勇气,体现了论证的严密。三精彩挑读1找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2思考问题:(1)人死的意义有不同,按司马迁的观点有哪两种不同?(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毛主席引用了司马迁的话评价了两种生死观,朗读并分析引用的作用。(证明人死的意义有不同,使演讲更有说服力,也引出了下文的观点)(3)什么样的人死是重于泰山的?什么样的人死是轻于鸿毛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4)由此,演讲者得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3教师小结:句句深入,有理有据,启发听众认识到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4当堂成诵。四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与句的关系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2师生交流。3教师小结:这篇演讲词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朗,能够启发听众深入的思考,逐步接受演讲者的观点。五深入思考1分析例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1)你从这句话中了解到了哪些内容?(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2)这两方面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怎样看出来的?(因果)(3)“因为----所以”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恰当的运用了表因果关系的词语“因为……所以”准确的表达出了为人民服务和我们对待批评的态度的关系。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2动手找一找:圈点勾画出课文中的复句,根据关联词语标注其分句之间关系。3师生交流5教师小结:关联词语的使用,使分句与分句之间逻辑性强,表述准确严密。6总结:这篇演讲词在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句子内部,处处都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启发着听众的思考。六品味语言1自由朗读全文(1)找出这篇演讲词在语言表达方面你最欣赏的语句。(2)这篇演讲词在语言上除了严密外还有什么特点?2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语句。3教师小结,主要通过分析修辞方法及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使用来品味语言特点:(1)修辞方法:排比句可以增强语言气势,突出演讲者感情和观点。在演讲词中还常用到反问句、双重否定句、感叹句等来抒发演讲者强烈的感情;其它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反复、对比也是演讲词经常会用到的,恰当的运用修辞方法会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2)修饰限制性词语:使语言更加准确。经常还用到的有“大约”、“可能”、“也许”、“几乎”等。4师生共同归纳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有表现力。七总结演讲词的特点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自由谈。2教师进行总结:(1)有针对性。要考虑演讲的场合,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听众需要了解或解决些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