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3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3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3
最后一课课题7最后一课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理解作品内涵,培养爱国情感教学重点从小说中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文章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文章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个性化或札记教学内容:掌握基础,理清情节一、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这篇文章,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严肃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板书:最后一课都德)二、背景介绍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三、文体知识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有三要素:情节、环境和人物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阅读小说,往往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然后作细致的人物分析过渡:本节课我们力求从情节的角度,理清文章的结构四、杂读——熟悉内容,解决字词1.字形:2.词义:惩罚懊恼祈祷诧异踱来踱去3.学生任选以上词语中的两个词语,自由说话提示:既要准确地运用所选词语,又要让所说的话富有意境,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4.小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交代人物和事件就行了,力求简明)五、听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请三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听前明确任务,听后完成以下任务:1.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明确:小弗郎士和韩麦尔知识放射:告诉学生,最能表现主题的人物就是作品的主人公,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在表现主题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爱国主义的交响乐是这两个人物用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行为、语言奏响的2.复述故事情节(两名学生)提示:学生复述时突出记叙的六要素即可3.根据讨论结果,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发生(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发展(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第三部分,高潮和结局(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最后一课都德主要人物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主要情节课前——上课——下课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