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治热点问题汇报群众利益无小事。20XX年以来,**县始终把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作为整肃纪律、重塑形象、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来抓,在狠刹歪风,弘扬正气上大做文章,纯正了党风、政风,净化了社会风气。向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宣战近年来,该县富裕起来的农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建起了一栋栋漂亮的新房,但在农民建房审批过程中,一些部门和乡镇把农民建房当作一块“唐僧肉”,纷纷伸手向建房户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其中相当一部分属违规收费,群众苦不堪言,反映强烈。在农村税改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下决心狠刹这一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歪风,对农民建房收费情况开展了专项治理。县乡两级和有关涉农部门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并抽调专人组成督查指导组和驻村工作队,做到“一乡一组,一村一队”,同时,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包干责任制,每个县领导负责一个乡镇、挂一个村。为使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该县责令各乡镇和国土、建设、水利等部门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切实搞好自查自纠,将违规收取建房农户的费用在限期内全部退还,否则,对主要领导要摘帽子、挪位子。各地、各有关单位领导闻风而动,纷纷带队进村入户,调查摸底,组织清退。为确保清退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该县抽调专人组成13个督查组进行专项检查,深入农户家庭逐项检查落实,使建房农户深受感动。在组织清退过程中,该县还将存在违规收费问题的乡镇和部门新购置的5辆小车封停在县委大院内,在干部中间引起极大震动。强有力的措施,使专项清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在短时间内向建房农户清退各项违规收费184万多元,涉及建房农户1952户。为巩固治理成果,防止反弹,该县规定所有涉农收费均实行公示制度,通过公示牌、公示栏等形式向农民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同时全面实行涉农收费“一证两卡”制度,即《涉农收费许可证》、《农民负担卡》和《中小学收费卡》,对有令第1页共4页不行,继续进行违规收费的,予以严肃处理,并通报全县。现在,全县涉农收费工作已走上法制化轨道,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农民人均减负达54.9%,农民负担信访件大大减少,没有引发一起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向“福利店面”开刀该县部分单位以福利名义,将临街公有商业店面低价处理给干部职工,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对此群众强烈不满,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县纪委、监察局重拳出击,整治这股歪风。为掌握全县“福利店面”的真实情况,县纪委、监察局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三个调查组,深入到县直有关单位进行调查核实,全面掌握了各单位“福利店面”的面积、单价、交款金额及购买者姓名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委托县房地产价格评估事务所对每间“福利店面”的价格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确定每间店面的评估价,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每间店面每年按评估价折旧2%,并给予30%的优惠,确定实际补差价,由受益者补交店面差价款,让购买者口服心服。清理“福利店面”涉及14个单位,205人,其中科级干部48人,牵涉面广,人员多,阻力较大。为顺利推进店面清理工作,县委常委会先后三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二次下发抄告单,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对待,积极配合。店面清理工作的关键在于补差款的兑现,而个人补差款少的上千元,多的达五万元,因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干部职工的抵触情绪较大,县纪委、监察局围绕“化解抵触情绪,提高思想认识”这一工作思路,抽调人员组成7个清收小组,二人一组分片包干,沉到被清理单位,不厌其烦地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召开班子会、干部职工会和个别谈话等方式,把政策宣传解释到位,同时规定交款最后期限,对逾期不交清店面补差款的人员,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强有力的措施,使等待观望者交款了,侥幸犹豫者行动了,350多万元店面补差款全部在限期内交清,店面清理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在搞好店面清理工作的同时,该县还举一反三,见微知著,对利用国有资产为个人谋私利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以县委、第2页共4页县政府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禁止利用国有资产变相为干部职工谋取私利的若干意见》,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规范,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