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VIP免费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_第1页
1/10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_第2页
2/10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_第3页
3/10
1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考纲要求](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大气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大气的热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效应;全球的热量平衡。[知识讲解]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2、大气的组成:地球变暖的原因:①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CO2,使大气中的CO2增加;②植被的破坏,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3、垂直分层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②各层的特点及原因:层次特点原因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②对流动动显著(低纬17~18、中纬10~12、高纬8~9千米)。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上冷下热,差异大,对流强,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著。平流层起初气温变化小,30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高空飞行。臭氧吸收紫外线。上热下冷。水汽杂质少、水平运动。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自下而上分三层:中间层、暖层(电离层)、逃逸层]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2线: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这就是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例1、比较同纬度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空海拔均为5000米的A、B两点气温TA、TB的大小。(TA>TB)(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例2、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2题。1.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D)解析:大气的稳定程度决定着烟流的扩散形态,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烟流呈波浪型;下层稳定上层不稳定时呈爬升型;下层不稳定上层稳定呈熏蒸型;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呈平展型。2.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D)A.晴朗的夜间B.日出前后C.多云的夜晚D.晴朗的白天解析晴朗的白天,由于近地面受热不均,大气不稳定,烟流呈波浪型状态。★讨论:不同温度层结下的烟型温度层结不同,导致烟囱排出的烟雨形态不同。①翻卷型:出现在中午前后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r-rd>0),扩散条件好,污染物浓度落地点距烟囱近。②锥型:出现于多云或阴天的白天、强风、冬季的夜晚,中性层结,气温随高度变化不大,烟流呈圆椎型,污染物输送较远。r-rd≈0,r=rd。③平展型:出现于弱晴的夜晚和早晨,大气处稳定状态,出现逆温层,烟云呈水平方向,缓慢扩散,受稳定层结控制,湍流受抑制,垂直方向很小,似带子。r<rd烟囱高,污染物输送远,烟囱低,逆温下污染物浓度大。冬、春季节微风晴天,午夜至清晨时出现。④爬升型(屋脊型):出现在日落后傍晚,因地面辐射逆温,烟囱高度以下为逆温,上部仍为不稳定大气(保持递减层结),烟气向上扩散,而不向下扩散,一般不会造成污染。排放口r>rd,排口下方:r<rd。⑤熏蒸型(漫烟型):出现在日出后8~10时,地面加热后,使夜间形成的逆温层从地面向上3逐渐消失,即不稳定大气从地面向上逐渐发展,当发展到烟流的下边缘或更高一点时(不稳定状),烟流发生向下的强扩散,而上边缘仍处于逆温层,这时排出口下方r>0,r>rd,不稳定层结;排出上方:r<0,r<rd大气稳定。烟囱高,逆温层出现在烟囱出口处以下高度,则可以平展型变为上升型,反之亦然。例如3:下烟流型,可能最能体现“大漠孤烟直”的是:(A)例4.“大漠孤烟直”最可能出现在沙漠地区风力很弱的(C)A.日出前后B.正午C.日落前后D.晚上二、大气的热力状况1、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6讲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