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总校龙门学校肖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并能初步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及实际问题。2、数学思考:①丰富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②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简单推理能力和演绎思维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解决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运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简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4、情感与态度:①通过观察、操作、转化、归纳、类比、推理获得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②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交流中获益。【教学重点】理解与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教学难点】运用平移、旋转的图形变换思想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教学用具】彩纸一张,两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图钉,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教材分析及处理思路】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内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一样,都是基本的平面图形,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由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扩充的,因此,平行四边形性质是学习后面几种图形的基础和铺垫。在小学,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初中阶段,平行四边形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相交线和平行线、全等三角形、平移与旋转等有关几何事实以及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这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实际操作入手,利用各种手段(包括直观操作、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以及简单的说理和初步的推理)比较系统地探索和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既巩固了三角形全等、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知识,也初步认识了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为今后将平面图形转化为三角形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本节课重点探索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为此我先通过复习平行线特征和识别、全等三角形性质、四边形内角和为探索新知识做一个很好的铺垫,接下来创设一个“现实情景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剪三角形拼四边形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逐步通过“猜想”→“直观验证”→“平移、旋转验证”→“简单推理说明”的顺序,多角度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的有关性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全员经历直观操作、发现结论、交流说理、简单推理的全过程,旨在深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掌握识图、图形变换等操作技能,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教学过程】一、设置疑问、复习旧知上课引语:同学们,走进数学,我们已经认识了多种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意义,探索了平移、旋转的奥秘。首先让我们共同回忆这些知识,口答下列问题:1、平行线有哪些特征?怎样识别平行线?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二、设问激趣,导入新课如图,木工王叔叔用量角器量出一块平行四边形地板砖的一个内角是60°,就说知道了其余三个内角的度数;又用直尺量出一组邻边的长分别是40cm和55cm,便胸有成竹的说能够计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你想知道王叔叔是如何计算的吗?这样计算的根据又是什么呢?三、板书课题,展示目标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3、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究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四、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拿一张纸,将其对折,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将它们相等的一组边重合,拼出一个四边形。(动画课件先演示整个操作过程,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提醒学生在剪切时,保证截口线是直的,剪出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