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让电灯发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路的组成。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2、通过实物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教学重点1、认识简单的电路,并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和学会画电路图,2、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教学难点画电路图。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电池、灯泡、开关、导线。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有了灯泡,晚上如同白昼,同学们看书也非常地方便。灯泡为什么能发光呢?推出课题。听讲。联系生活引入新课。(二)进行新课。一、电路的组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什么是电路?教师出示实际电路,问:要使灯泡发光,需要哪些器材?或者说电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实际上,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就称为电路。2、迷你实验室请学生看附录内容。3、交流与讨论图13-13是一个最基本的完整电路,在这个电路里,电池是电路的电源,它能使电答: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学生看迷你实验室的内容。学生根据实验与生活经验,猜想出要使灯泡发光,需要哪些器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路保持持续的电流。电灯是用电器,它把电能转化成人们需要的能量(比如光能、内能)。关于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我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我知道的电源还有;我知道的用电器还有我知道的开关还有我知道的导线还有4、加油站请学生看附录中的加油站。5、信息窗请学生看附录中的信息窗。学生填空。学生看“加油站”。学生看“信息窗”。通过联系生产、生活,进一步巩固对电路的四个组成部分的认识。了解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流产生的原因。拓展学生的视野。二、通路、开路和短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问:电路中有什么,此时用电器才工作?2、开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问:开路中有没有持续的电流?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短路,轻则用电器不工作,重则会引发火灾。问:短路为什么“电流很大”、“引发火灾”?答:持续的电流。答:没有。通过对电路的回顾,让学生认识通路、开路。学生不一定回答很清楚,主要是为学习欧姆定律流下悬念。学生思考。三、电路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我们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池、开关、用电器等电路元件,请学生看上上的几种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图形符号。抽一些学生到黑板上画电路元件。用规定的符号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就是电路图。你能画出图13-13的电路图吗?教师补讲:电路图抽象、概括、简洁化。这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教师强调:画电路图时应注意:1、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2、要简洁、整齐;3、横平竖直,画成矩形;4、元件符号应大概位于各边的中央,不要画在拐角处;5、电路图与实物图元件的顺序应一致。教师引导学生对照电路元件实物,逐一认识和明白其符号。学生之间进行画电路元件的比赛。学生画出图13-13的电路图。学生领悟一种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学生按照注意事项画电路图。在学生的头脑中把实物和符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画电路图的能力。交给学生一种方法。纠正学生易出错的一些问题。(三)练习:(四)小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这节课你主要学到了什么?2、你有什么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学生思考并回答。(五)板书设计:第二节让电灯发光一、电路的组成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就称为电路。二、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就是电路图(六)请提问:1、电灯为什么会发光呢?……(七)作业: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