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原始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1)人类活动:渔猎和采集。(2)生产力水平:极低。(3)人地关系: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很强,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微乎其微,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1)人类活动:农耕。(2)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3)人地关系:人类开始改造自己周围的环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仍然很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时期(1)人类活动:工业。(2)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3)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资源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4.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以及责任公平。责任公平指发达国家应对帮助贫穷国家改善经济状况负有更大的责任,并为改善地球环境提供更多支持。②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③共同性原则: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目标。5.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转变观念:人类需要转变的观念包括消费观、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伦理道德观等。2.调整行为:社会行为可以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3.发展绿色科技: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4.加强国际合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1一、判断题1.人地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演变,目前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2.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出现在工业时期。()3.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4.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通过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实现现代化。()5.环境问题之所以造成人地关系紧张是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6.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答案:1.√2.×3.√4.√5.×6.√二、选择题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7~8题。7.秸秆有四种不同的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A.甲B.乙C.丙D.丁8.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7题,丁对资源的利用更充分,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故综合效益最好。第8题,乙表示人类燃烧秸秆作为能源,这样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答案:7.D8.B2019年4月22日是世界第50个地球日。地球日是由美国人海斯等人发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世人的响应而推广的,主要意图是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善待地球。据此回答9~10题。9.可持续消费意味着()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0.绿色生活可以包括()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②节约资源,重复利用③绿色消费、环保选购④减少污染、垃圾分类⑤循环回收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第9题,可持续消费指的是消费行为,①是生产行为,故C项正确。第10题,绿色生活方式应指一切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2答案:9.C10.D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情景导入诱思】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块太阳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块圆形巨石直径为3.6米、重25吨,表面用繁复的文字符号和图画形象地雕刻着阿兹台克太阳历:太阳石中间的人像是给生命以力量的太阳神;周围4个圆圈分别代表了太阳时代前的4个时代;内环20个不同的图标标志了太阳历每个月的20天;外环的“V”字符号象征着带给大地能量的阳光;环绕巨石的两条巨蛇则象征羽蛇神和火神。它充分反映了古印加文明对太阳神的崇拜。(1)古印加文明时期为什么会崇拜太阳神?(2)古印加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如何?提示:(1)古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