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热力环流的形式和近地面风向。2.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和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重点)3.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近地面或高空的风向和风力大小。(难点)1.热力环流(1)概念: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过程①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②B、C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E、F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③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特别提醒]1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的形成过程⇒⇒⇒(2)风形成的原因①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1[特别提醒]1影响风力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2风力大小还要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障碍越多,阻挡作用越强,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3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力大小,只影响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3.大气运动的意义(1)气温高,气压高;反之,气温低,气压低。()(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3)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4)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处风速大。()(5)关于近地面风及其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向与等压线平行B.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于风向C.地转偏向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D.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提示](1)×近地面在水平方向上,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2)√(3)×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4)√(5)D热力环流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问题1(地理实践力)观察孔明灯,当我们将其点燃后,灯罩内的空气会如何运动?[提示]会受热膨胀上升。问题2(综合思维)孔明灯里面蕴含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呢?[提示]热力环流原理。[归纳总结]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三点关系2(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③④处风向所示)。(3)等压面凸凹关系: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的图示分析及应用(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3)城市热岛效应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线。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况。3(1)在同一地点不同海拔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PA>PE。(2)在近地面,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如图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