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有文字记载的首次改革教案岳麓版选修1学习目标:了解乌鲁卡基那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结果,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导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也就在这里,发生了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改革——乌鲁卡基那改革。改革是什么原因促使下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一课:有文字记载的首次改革。课前可以先简单回顾下四大文明古国的基本情况。国家地理位置地理特点古埃及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古印度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古巴比伦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代中国东亚黄河流域课前问题:有文字记载的首次改革指谁的改革?发生在哪一大文明体系?首次改革的概念是如何断定的?改革:乌鲁卡基那改革文明:两河流域文明中的苏美尔人建立的拉伽什王国断定:楔形文泥版文书的解读说明,这此改革发生在大约4300年前(即公元前23世纪)。一、4300年前的铭文1、铭文的发现:19世纪晚期,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南部发现了一些珍贵的楔形文泥版文书。其中两个椭圆形的泥版记载了一个重大事件:大约4300年前(公元前23世纪),苏美尔的一个国家拉伽什在乌鲁卡基那当政期间,推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改革。楔形文字的辨认,同埃及象形文字的辨认过程极为相似。这件事还得追溯到2500年前。那是公元前522年3月的事情。当时波斯皇帝冈比西斯率大军远征埃及。有一个叫高墨达的僧侣,冒充被冈比西斯处死的皇弟巴尔狄亚的名义在波斯各地和米底发动了叛乱。叛乱持续了半年之久。皇帝冈比西斯在从埃及返回波斯的途中突然病死。一时间波斯贵族门群龙无首。这时有一个叫大流士的贵族用阴谋手法获得了皇位。他最后平定了叛乱。为了称颂自己的功绩,大流士让人将他平定叛乱的经过,刻在米底首府爱克巴坦那(今天伊朗哈马丹)郊外贝希斯顿村附近的一块大岩石上。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顿铭文。贝希斯顿铭文上面也刻着三种文字:楔形文字、新埃兰文和古波斯文。183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法国学者罗林森发现了这个铭文,并制成了拓本。1843年,他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然后又将古波斯文与楔形文字对照,终于读通了楔形文字。从此解开了楔形文字之迷。2、乌鲁卡基那改革的历史地位:这是有文字记载的首次改革。二、乌鲁卡基那改革1、改革的背景:(1)拉伽什统治者对内巧取豪夺,加剧了国家的社会矛盾。具体表现为卢伽尔安达即恩西位后,把许多共有土地分给支持自己的贵族和亲信,甚至把大片神庙土地和牲畜据为己有;为榨取更多的钱财,减少奴隶的口粮,降低平民的报酬,增加赋税等。(2)寺庙僧侣和自由民联合起来,推翻了卢伽尔安达,推举乌鲁卡基那为新的恩西。注意:拉伽什的社会形态:奴隶君主制(卢伽尔或恩西)①政治:自由民(世俗贵族、神庙僧侣、平民)与奴隶②经济:平民依靠小块土地谋生,上缴恩西收成+参加公共劳动+从军打仗+获得一定报酬。2、改革的推行:(1)改革的目的:革除弊端,缓和社会矛盾,减轻僧侣和平民的负担,恢复国家稳定。(2)措施:从赋税等方面革除弊端,限制贵族,维护平民的利益。(3)效果:在乌鲁卡基那执政的八年里,拉伽什恢复了社会稳定,经济也日益繁荣。(4)改革的结局:国内贵族与邻邦勾结,拉伽什城遭洗劫,乌鲁卡基那改革失败。我们来看看泥版上的铭文:改革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展开,其中经济方面的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经济改革的政策包括:①撤除派往各地的税吏。泥板文书记载“从宁吉尔苏边境直至于海,不再有收税人”。同时减免部分捐税和欠税,并豁免了平民积欠王室的赋税和增收的大麦税;②取消了平民家人除户主外其他男丁的无偿劳役;③禁止当权官员利用职权侵夺平民的财产。如不准管理船只和渔场的官员对船夫渔民敲榨勒索,不准官员和僧侣侵吞士兵和平民的牲畜、房屋、树木和果园;④取消了对神庙祭司所增收的捐税,并将原来王室夺去的一些神庙土地和财产发还给神庙,以此照顾祭司、僧侣的利益;⑤改革殉葬礼仪的繁琐手续和高昂收费,以法令规定葬仪从简,将原应交纳的酒、面包、谷物、衣服、羔羊、床、椅子等实物减去许多;⑥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和水上运输,疏通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