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备课资源●历史回眸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两大支柱,首先是农业,其次是手工业。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古代先民们在手工业方面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光辉成就。下面我们就以冶炼、纺织和陶瓷为例,说说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成就。先说金属冶炼。从公元前21世纪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古代中国的先民们就开始铸造青铜器,一直到春秋末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商朝的青铜铸造已经成熟,居世界前列。湖北大冶的铜绿山古铜矿址,是我国古代青铜采矿和冶炼的典型代表。春秋开始,我国出现了冶铁和炼钢,炼钢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春秋时期的块炼钢到汉代的炒钢和铸铁脱碳钢,再到南北朝时灌钢法的进步,特别是灌钢法的出现提高了钢的产量和质量,钢被广泛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的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至于冶铁的燃料,汉代人们就开始用煤,宋代已经相当普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到南宋末年开始使用焦炭,明朝则流行开来。再说纺织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据说是黄帝之妻嫘祖发明了养蚕丝织,到西周时期,中国的丝织工艺得到迅猛发展并大量出口,中国也因此获得了“丝国”的称号。西汉的提花机和唐代的缂丝技艺是中国丝织发展中的两项重要发明。中国的棉纺织技术是在元代得到迅速发展,对棉纺织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是元朝松江人黄道婆,她发明的三绽脚踏纺车促进了元朝棉纺织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使得她的故乡松江成为元明两代的棉纺织业中心。由于棉布的经济实用,到明代它已经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百姓的主要衣料。最后说说陶瓷。陶瓷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中华先民创造的最著名的陶器是蛋壳黑陶和白陶。陶器为人类所共有,瓷器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早在东汉晚期我国就烧出了成熟的青瓷,南北朝时烧出的白瓷是制瓷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一时期的制瓷区域也从南方扩大到北方。隋唐时期白瓷进入成熟期,制瓷业也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宋代,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元明清三代,人们又烧出了各式各样的彩瓷,如元代的青花和釉里红,明代的斗彩和五彩瓷,清代的粉彩和珐琅彩。随着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瓷器从唐代起开始大量出口,并逐渐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下面再说说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模式。西周时期的中国,商品经济不发达,工匠和商贾都是官家(贵族)的奴仆,主要为封建领主贵族的政治或生活需要而从事工商活动。因此,手工业生产大都被官府控制、经营,原料由官府供应,产品不面向市场,手工业者在工官的监督下劳动,职业世袭。这种官营手工业在明代前期以前,一直占据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官营手工业因实力雄厚、人才济济,对古代中国手工业技艺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但其缺乏竞争及官僚管理导致产品质量低劣、效益低下,不得不改变经营方式,对工匠的管理,由征役制改为募役制。古代中国的私营手工业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因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私营手工业在曲折中缓慢发展。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主要以家庭手工业的方式出现,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得到了显著发展,到明代中后期,开始出现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并且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陶器的发明陶器出现的具体年代,目前尚难确知,根据考古发掘材料估计,约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而新石器时代也正是原始农业产生的时代,那么,为什么陶器恰恰在原始农业产生的新石器时代被发明出来呢?随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农业和牧畜业的出现,开始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特别是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比较可靠而稳定的可供食用的谷物。而谷物都是颗粒状的淀粉物质,不像野兽的肉体便于在火上烧烤食用。同时,剩余的食物需要储藏起来。正因为如此,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对于烹调、盛放和储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当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一个人在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