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备课资源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初高中知识联系】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八年级上册中第1课“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样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入与日俱增,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的侵略的步步加深,这就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二、洋务运动八年级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自强”与“求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随着列强侵略步步深入,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正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的可能。2、八年级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必修一、二相关联系】1、必修1第二单元“列强的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中的第1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沦为西方列强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欧风美雨使中国封建经济结构逐渐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开辟出一定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2、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正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农民运动,清王朝面临如何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来维护清朝的统治,因而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3、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是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做过的梦,在近代中国,曾经有不少人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并为此而奋斗。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提出、经天王洪秀全批准的《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用心爱心专心4、必修1第二单元“列强的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中第1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中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签定《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第2课“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在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展的基础上,一次有理论、有纲领、有政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使命就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中华民国这个新政权还没有来得及实行反对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的重大举措,帝国主义就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发动反扑。但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6、中国的资本主义是在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的资本主义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