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的第6课内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这一探索过程中出现了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等问题。二、课程标准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三、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知道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2)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其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史实的分析,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使学生会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指导学生课外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培养搜集史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2)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五、重点和难点1、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2、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探究法、问题探究法等。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相关历史资料,课堂展示。八、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两幅图片:“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大豆过江”。教师提问:这样大的的麦穗、玉米和大豆,你们相信吗?这是什么时期的宣传画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宣传画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第6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八大指引方向路路线偏离正确路探索走向失误路艰苦创业铸成就板块一:八大指引方向路师: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中共在当年9月召开八大,开始探索。师|:中共八大是在什么情况召开的呢?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呢?(一)中共八大:(1)背景:生:结合课本回答,国际:经济科技迅速发展;国内:社会主义制度确立。(2)内容:生:结合课本回答。教师明确: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①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3)意义:生:结合课本回答,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课件展示中共八大相关历史图片。议一议: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学生互相讨论。教师明确:八大的决策完全符合国情,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所以,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过渡: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些,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板块二:路线偏离正确路师|:党和政府为了快速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党中央召开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呢?(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1)时间:生:1958年。(2)总路线内容:生:结合课本回答,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师:我们怎样看待总路线呢?(3)评价:学生互相讨论。教师总结: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片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