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物理上 第12章 第3节 比热容、热量教案VIP免费

九年级物理上 第12章  第3节  比热容、热量教案_第1页
1/10
九年级物理上 第12章  第3节  比热容、热量教案_第2页
2/10
九年级物理上 第12章  第3节  比热容、热量教案_第3页
3/10
一.教学内容:第12章第3节比热容、热量二、教学重点、难点1、分子动理论、内能热量的关系2、热传递的概念、认识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3、热量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及简单的热量计算三、主要知识点:1、比热容的概念、物理意义2、物质的物理属性难点:关于比热的实验设计、关于热量的计算三、知识点小结:(一)比热容:1.比热容:通常,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容是物质的又一种特性;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焦/(千克•℃)。我们在研究某些问题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例如,研究沙子与水谁升高温度快时,我们要选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还要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学法指导:物质的比热容的概念是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我们一定要通过观察、思索和亲身操作,通过水和煤油两种物质的比较认识到:等质量的不同物质,温度变化相同时,其吸热或放热不同,这说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吸热本领。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是4.2×103J;在各种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3.应用:a.你知道为什么夏天的沙滩和海水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吗?b.你知道汽车的冷却液为什么常用水来做吗?c.你知道我国吐鲁番盆地出现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现象吗?这种现象在沿海城市会发生吗?d.自然界和生活中与比热容有关的现象很多,要会解释其原因。例如,海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因而白天的海风沿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陆风沿地面吹向大海。(二)热量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能量,叫做热量。2.是一个过程量,我们可以用一些动词来描述:如:吸收、放出、得到、失去等。与内能的区别,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是分子所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可以用具有、含有等词语来描述;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必须伴随热传递的过程,即与外界发生热交换。3.计算公式:Q=cm△t4.单位:J【典型例题】例1.烧杯内盛有足量的酒精,因需要被取走1/3,那剩余部分的酒精发生变化的是()A.密度B.质量C.比热容D.温度分析:密度与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特性,只决定于物质本身;而酒精的温度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这里的环境的温度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酒精的温度也保持不变;取走了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酒精的质量比原来减少了,因此变化的是酒精的质量。答案:选B。说明:比热容是物质的又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是无关的。例2.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分析:冰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在此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动能增加,因此内能增加,而在此过程中,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即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比热容也发生了变化。答案:D说明:当然对于有些物质而言,不同状态它们的比热容可能不同,这可以从图像上看出。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才不会错。再如: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物理上 第12章 第3节 比热容、热量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