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季羡林先生是纯正的学问家VIP免费

季羡林先生是纯正的学问家_第1页
1/4
季羡林先生是纯正的学问家_第2页
2/4
季羡林先生是纯正的学问家_第3页
3/4
季羡林先生是纯正的学问家谢志浩2009年7月12日,早晨,中国百年学术地图第三代学者的重镇,季羡林先生平静离世。尽管先生已经九十八岁高龄,内心依然受到不小的震动,先生对自己的身体一向自信,今年初还说过,要活到一百零八岁。(一)滋养季羡林的文化生态按理说,外患频仍,战乱不已,很难形成良性的文化生态,至少不利于学者的健康成长。国族争取自由,个人也争自由的时代,正是季羡林成长的历史背景。这位一九一一年在齐鲁之邦出生的季羡林,出生不久,就碰上了晚清到民国的大转折。饥饿和贫困一直缠绕着少年季羡林,好强的他得遇良师——胡也频、董秋芳先生,两位老师都擅长新文学,对于年轻的季羡林自是很大的启蒙,季羡林喜欢通过散文抒发自己的性情和悲欢,渗透着两位良师的心血。民国时期,不少学者曾在中学教书,比如朱自清和钱穆先生,中学老师才情和学问,对于,中学生的耳濡目染,功莫大焉。目前,中等教育总是喜欢呼喊改革的口号,总不如多几个胡也频、董秋芳这样的良师来得实在。一九三〇年,季羡林由山东省立高中考取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叶公超、吴宓先生皆博雅之士,但是,季羡林不想以此自限,与林庚、吴祖襄、李长之友善,号称“清华四剑客”。四剑客都是具有理想和激情的文学青年,少不了一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曾一起到燕京大学旁听谢冰心和郑振铎两位新文学巨子的课程,在谢冰心的课堂吃了闭门羹——闲人免进。但是,却受到郑振铎先生异乎寻常的欢迎,郑先生主持《文学季刊》,把季羡林的名字写入撰稿人的行列,文学青年所受的鼓舞,难以用笔墨表达。清华大学在中国大学教育史上,具有有特殊的地位。季羡林一九三〇年入清华的时候,国学研究院的传奇,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王国维一九二七年自沉昆明湖,梁启超一九二九年不幸病逝。但是,注重古今贯通、中西融通、文理会通的清华传统,流淌到学子们的心田,塑造季羡林人生道路的导师出现了——陈寅恪、朱光潜。朱光潜先生在清华兼课,开设选修课——《文艺心理学》,朱先生的学术理念和学问路数,让季羡林非常神往,总觉得意犹未尽。陈寅恪先生是国文和历史系的双聘教授,不愧是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学问博大精深,季羡林越听越觉得如行山阴道上,美不胜收。(二)涸泽而渔的学问风格大学毕业后,季羡林在高中母校服务一年,考取了清华大学中国与德国交换研究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季羡林在德国一呆就是十年,后来,先生专门写了一本书——《留德十年》,战争是残酷的,战时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的学习,也自有一种乐趣,导师瓦尔特施米特教授,凑巧与陈寅恪先生是柏林大学的同学,人生真是妙啊!瓦尔特施米特教授对待学问之虔敬,对弟子之循循善诱,给季羡林深刻的印象,更让季羡林难以忘怀的是,德国学者研究学问的彻底性。这是否反映了德国人的一种民族性格,也许难以证明,但是,季羡林亲见德国老太太不仅把自己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还要把家门前的道路清扫的一尘不染。德国学者研究一个问题,要把所有相关的文献,都要搜罗完备,博士论文答辩前夕,如果有新的材料发表,那么,就要添加进去,否则,推倒重来。季羡林耳濡目染,自是感受颇深。季先生撰述《糖史》,要把《四库全书》翻检一遍,有关糖的史料,季先生一一记录在案。这种‘笨’功夫,正是学问彻底性的一种表现,饶宗颐先生称誉季羡林不惜一切代价获得史料的功夫,做学问能够做到涸泽而渔的,当推季羡林先生。我也曾注意到季羡林先生做学问的过程,存在一种理性的精神,王元化先生总结,季羡林做学问的方式是西方的,做人的方式是东方的,这两种方式,巧妙地统一在季羡林先生身上。德国学者的彻底性,其实贯注着思想的彻底性,遗憾的是,季先生学习德国学问彻底性的同时,并没有同时吸取思想的彻底性,导致季先生学问主要体现在考据。其实,关于这一点,季先生自己也是清楚的,他说自己不善于义理,只是搞了一辈子考据。季先生晚年,突然喜欢谈论义理,这让知识界非常惊喜。于是,我们不断听到老先生的义理:“天人合一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东”,“西方文化衰落论、东方文化拯救论”,“送去主义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季羡林先生是纯正的学问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