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PUMC查体提纲2012年诊断学带教小组:带教老师:范洪伟、林雪、张弘、孙晓红、付勇、蔡华聪、费允云、贾宁、黄程锦、周雁、叶葳执笔:叶葳北京协和医院诊断学小组二〇一二年八月查体提纲2012年8月版2体格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查体工具:检查并准备查体工具,包括: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直尺2把、记号笔、音叉、叩诊锤、压舌板、棉签、大头针、乳胶手套、凡士林、卫生纸,等2)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简要介绍自己,说明将为患者进行查体工作,以争取患者的配合。3)洗手:当着患者面洗手一般情况一般检查是对病人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检查以视诊为主,必要时也配合使用触诊等。检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发育与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皮肤、淋巴结等。1.生命征(vitalsigns):是评价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和体检必检项目1.1体温测量:口测法、肛测法、腋测法Ø腋测法:较安全、方便,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故广为采用Ø方法:将腋窝汗液擦干,把体温计(先甩至36°C以下)放在腋窝深处并用上臂夹紧,10分钟后读数1.2脉搏:Ø检查者手指并拢,以示指、中指和环指指腹平放于桡动脉近手腕处,数脉率(至少30秒),再简短触诊双侧脉搏看是否对称,同时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1.3呼吸频率1.4血压:(要点见书p112),一般病人测右上肢,Ø病人仰卧位或坐位,静息5-10min,上臂伸直并轻度外展(45度),上臂应与心脏同一水平Ø上肢裸露(一般为右上肢),袖带气囊对准肱动脉缚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纹2-3cmØ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位置,使其与皮肤密接,不可压得太重,不得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在袖带下Ø向袖带内充气,听到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将汞柱继续升高20-30mmHg(2.7-4.0kPa),再开始缓慢放气,两眼平视缓慢下降的汞柱。听到第一次声响时的汞柱数值为收缩压,随着汞柱下降,声音逐渐加强,然后声音突然变小而低沉,最终消失。声音消失时汞柱数值为舒张压。如降到0时声音仍不消失,则以变音时的血压作为舒张压。Ø测下肢血压时病人采取俯卧位,选用较宽的袖带缚于腘窝上方3-4cm处,听诊器胸件置于腘动脉上,判定收缩压舒张压方法同上。(不要求)2.一般情况:2.1发育:Ø身高:Ø注意各部分比例:必要时测量头长、胸围、上肢展开长度与身高比例;坐高与下肢长度比例查体提纲2012年8月版3Ø体重2.2营养:根据皮肤滋润、毛发光泽、皮下脂肪分布、肌肉发育情况综合判断。判断脂肪分布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观察三头肌皮褶厚度(肩峰至鹰嘴突连线中点的上2cm处皮褶厚度,考试不要求)。2.3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包括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与脂肪分布。成年人的体型可分为无力型(瘦长型)、超力型(矮胖型)、正力型(匀称型)(腹上角有助于判定,不要求)2.4病容和表情:急性病容(热病容、痛苦病容等),慢性病容(肝病面容、二尖瓣面容、恶液质等)2.5神志与精神:神志(清、淡漠、意识模糊、嗜睡、昏睡、昏迷、谵妄);智能(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等);精神(欣快、易激惹、躁狂、忧郁、偏执、妄想)2.6语调和语态:声音嘶哑、鼻音、语速和节律异常2.7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端坐、屈曲等)2.8姿势和步态:蹒跚(鸭步)、醉酒、慌张、共济失调、剪刀式、偏瘫式、跨阈步态、间歇性跛行等【2.5-2.8放在神经系统查体中进行。一般情况只要评估体位、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表达和配合医生指示即可】3.皮肤、毛发3.1颜色:苍白,发红,紫绀,黄染,色素沉着,色素脱失3.2湿度:干燥,多汗3.3弹性:用示指和拇指将手背和前臂内侧皮肤捏起,观察松手后皮肤皱折平复的速度3.4皮疹:斑疹、玫瑰疹、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疱疹等3.5脱屑3.6皮下出血:瘀点(直径≤2mm)、紫癜(>2mm而≤5mm)、瘀斑(直径>5mm)3.7肝掌和蜘蛛痣(主要观察部位:前胸、颈部、后背)3.8皮下结节: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压痛等3.9瘢痕3.10水肿:(主要检查部位为下肢胫前和踝部,注意双侧对比)Ø压陷性水肿:手指加压后发生凹陷Ø粘液性水肿:指压后并无组织凹陷Ø象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