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2004,27(5):1060-1064词汇习得年龄和频率对词汇识别的影响Ξ陈宝国ΞΞ王立新王璐璐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摘要三个实验考察词汇习得年龄和频率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词汇习得年龄是影响汉语双字词词汇识别的重要因素,表现为早期习得的词汇比晚期习得的词汇更具有加工的优势。词汇习得年龄和频率独立地影响汉语双字词的识别过程,它们之间的效应是一种相加的关系。本研究还对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机制进行了讨论。关键词:词汇习得年龄频率词汇识别1引言词汇习得年龄(ageofacquisition,AoA)是指以口语或者书面语的形式接触到这个词并且理解其意义的年龄。词汇习得年龄是否影响词汇识别,词汇习得年龄和词语的使用频率在词汇识别中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争论较多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过去发现的词汇识别任务中的频率效应可能是由未加控制的AoA因素造成的。例如,Gilhooly(1981)等人[1]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AoA对词汇命名的反应时有独立的影响,频率没有作用。Morrison(1995)等人[2]采用不完全因素(partialfactorial)设计,也发现是AoA而非频率因素决定着词汇命名的时间。在图画命名等任务中,有人发现了类似词汇命名实验的结果[3,4]。第二种观点认为,AoA和频率两者均对词汇识别产生影响。例如,Gerhand(1998)等人[5]采用因素设计的实验中,AoA和频率独立地对命名反应时产生影响。Brysbaert[6]等人也发现AoA因素和频率均对词汇识别产生影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AoA效应(早期习得的词汇比晚期习得的词汇具有加工的优势)可能是由其它因素造成的。例如,Zevin等人(2002)[7]研究发现,以往的一些研究,早期习得的词和晚期习得的词,其使用频率的匹配是根据Kucera等人(1967)的频率统计结果确定的,但是这种频率统计存在着诸如取样词集(corpus)偏少的缺点。他们把以往研究的材料根据另外两种频率统计的标准(分别是WFG(Zeno,1995)和CELEX,取样词集在1千6百万以上)进行了重新分析,结果发现,早期习得的词比晚期习得的词使用的频率要高。他们认为,AoA效应可能是由于未能严格控制频率等因素造成的。目前,有关AoA效应的研究已从单纯英语材料的研究,扩展到法语、意大利语、日语等语言材料的研究,但是词汇识别中,频率与AoA变量之间的关系仍没有一致的结论。在汉语中,管益杰等人[8]发现了单字词的学习年龄对小学生的词汇判断和命名反应时的影响。但她们的研究中,单字词的学习年龄是指该字在正规学校教材中首次出现的年龄,这与词汇习得年龄的含义不完全相同。所以汉语中词汇习得年龄在词汇识别中作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关于AoA效应产生的机制,目前有不同的解释。语音完整性假设[9]认为,AoA效应产生在语音这一层次。即早期习得的词,其储存的语音是一个整体,因此语音提取的速度快;晚期习得的词,其储存的语音是零散的,命名时需要把这些零散的语音装配(Assemble)起来,所以命名的时间要长。但也研究者认为,AoA效应也可能来自语义这一层次。例如,VanLoon-Vervoorn[10]认为,词汇习得的顺序是语义系统最重要的组织原则,在语义系统中,晚期习得概念的意义是建立在早期习得概念意义基础之上的,AoA效应有发生在语义的层次。综上所述,词汇习得年龄是否影响词汇识别?如果有影响,词汇习得年龄与词语使用频率对词汇识别的影响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词汇习得年龄效应产生的机制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待探讨的问题,而汉语中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很少。所以本研究将采用三个实验对上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一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AoA与频率等变量对汉语双字词命名的影响;实验二、实验三分别采用因素实验设计,考察AoA与频率对词汇命名任务和词汇判断任务的影响。2实验一2.1被试0601ΞΞΞ第一作者简介:陈宝国: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E-mail:chenbg@bnu.edu.cn本研究得到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批准号:CBA03025)的资助。©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陈宝国等:词汇习得年龄和频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