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对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VIP免费

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对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_第1页
1/6
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对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_第2页
2/6
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对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_第3页
3/6
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题目等离子共振效应对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成绩专业光学课程名称、代码微纳材料与器件131016020313年级研一姓名张传义学号2120160117时间2012年12月任课教师李玲(老师)SPR对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摘要:本文首先是介绍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和对光纤传输特性影响,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做成传感器,在介绍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感器的制作及应用。最后介绍一种微孔光纤在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关键字: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纤传输,传感器,微孔光纤;1引言1902年,WoodR.W在光学实验中观察光栅的反常衍射时,首次发现了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现象(SurfacePlasmonResonance)。1941年,Fano根据金属和空气界面上表面电磁波的激发解释了这一现象。存在于金属或半导体表面的自由电子的行为类似于自由电子气,当这些表面自由电子与特定的电磁波相互作用时,将吸收电磁波的能量,从而发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其中光纤表面的等离子共振效应对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表现在对特定光谱的吸收,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做成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以及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应用和最新发展。2SPR基本原理存在于金属或半导体表面的自由电子的行为类似于自由电子气体,当这些表面自由电子与特定的电磁波相互作用时,将吸收电磁波的能量,从而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2.1消逝波光线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将发生全内反射。但是,光波的电磁场强度在界面处并不会立即减小为零,而是部分地进入到光疏介质中,随入射深度以指数形式衰减,形成所谓的消逝波,消逝波的有效深度一般约为一个波长。因消逝波的存在,光线在界面处的全内反射将产生一个位移。若光疏介质很纯净,在没有吸收和其它消耗的情况下,则消逝波沿光疏介质表面传播约半个波长,再返回光密介质,全内反射强度并不会被衰减。则透过光疏介质的波被称为消逝波。如图1所示。图1透入光疏介质的消逝波2.2等离子波等离子体通常指由密度相当高的自由正、负电荷组成的气体,其中正、负带电粒子数目几乎相等。把金属表面的价电子看成是均匀正电荷背景下运动的电子气体,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等离子体。当金属表面受电磁干扰时,金属内部的电子密度分布会变得不均匀。因为库仑力的存在,会将部分电子吸引到正电荷过剩的区域,被吸引的电子由于获得动量,故不会在引力和斥力的平衡位置停下,而是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之后电子间存在的斥力会迫使已经聚集起来的电子再次离开该区域。由此会形成一种整个电子系统的集体震荡,而库仑力的存在使得这种集体震荡反复进行,进而形成的震荡称等离子震荡,并以波的形式表现,称为等离子波。2.3SPR光学原理我们在前面提到光在棱镜与金属膜表面上发生全反射现象时,会形成消逝波进入到光疏介质中,而在介质(假设为金属介质)中又存在一定的等离子波。当两波相遇时可能会发生共振。当消逝波与表面等离子波发生共振时,检测到的反射光强会大幅度地减弱。能量从光子转移到表面等离子,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被表面等离子波吸收,使反射光的能量急剧减少(如图2灰色部分的光)。图2SPR光学原理图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是全内反射的传播的,如果在纤芯和包层界面上发生表面等离子共振,将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如图3),影响光纤的传输特性,这对光纤通讯时不利的,但是利用这一特点却可以制成传感器,光纤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是将高灵敏度的表面等离子体传感技术与低能量消耗的光纤传输技术有机结合。它能够对传感器表面待测介质组成的微小变化作出灵敏的响应,又具有光纤传感器的特点。目前该技术在化学、生物、环境及医药等领域已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图3固定入射角度SPR信号3SPR传感器理论关于光纤SPR传感器,主要有两种理论处理方法。一种是用几何光纤光学的方法;另一种是波导的耦合理论。3.1几何光学理论SPR是一种电荷密度振荡现象。在电磁波的激励下,如果满足一定条件,SPR将会出现在介电常数符号相反的两种媒介的界面上。比如金属和光纤的界面。这种电荷密度波的激励除了与金属和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有关外,还与外施电磁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对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