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鼻肺反射再论肺与鼻的关系VIP免费

从鼻肺反射再论肺与鼻的关系_第1页
1/3
从鼻肺反射再论肺与鼻的关系_第2页
2/3
从鼻肺反射再论肺与鼻的关系_第3页
3/3
从鼻肺反射再论肺与鼻的关系DiscussionontheRelationshipbetweenLungandNosefromNasopulmonaryReflex李钟剑(祁阳县中医院,湖南祁阳426100)[摘要]从鼻肺反射弧的生理现象探讨中医理论“肺开窍于鼻”的脏腑官窍相关学说,及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的相互关联及印证关系,提出中西结合的新契点。[关键词]鼻肺反射;肺与鼻的关系;鼻病[Abstract]TheauthordiscussedontheChineseMedicineviewpointofNoseasOrificetoLungaccordingthetheoryofZangfuCorrelat2edwithGuangqiao,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noseandlungincludingtheorganicstationandpathologicmechanism,diagnosisandtherapy,andpointoutannewconjunctionpointofChinesemedicineandwestmedicine.[Keywords]NasopulmonaryReflex;Relationshipbetweenlungandnose;Nasaldiseases[中图分类号]R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47(2004)01-004-03祖国医学博大精深,精辟的理论基础早己涵盖了许多现代医学中至今才为人知甚至尚未人知的疑难问题。笔者拟从中医基本理论“肺开窍于鼻”的官窍脏腑相关学说,探讨现代医学鼻肺反射这一现象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相互关联及印证关系,从而以新的角度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契点。何谓鼻肺反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清醒或麻醉状态下的人或动物都存在着这一生理现象,即鼻腔阻力增高,气味、液体、机械等因素对鼻粘膜的刺激均可引起支气管收缩,从而影响肺通气量。这一现象定义为鼻肺反射。其解剖学基础是存在于鼻肺之间的反射弧,传入纤维是鼻粘膜内的三叉神经末梢,传出纤维是直至支气管平滑肌的迷走神经,中枢神经核是三叉神经核和迷走神经核[1]。1中医关于鼻肺关系的阐述1.1鼻肺在脏腑经络中的关系肺主鼻,鼻为肺之窍,又为肺之官,鼻下连于肺,肺上通于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肺主鼻,在窍为鼻”,《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灵枢·五阅五使篇》说:“鼻者,肺之官也。”均阐述了鼻与肺的官窍与脏腑之络属关系。1.2鼻肺的生理关系肺气上接气道直通于鼻,构成肺系,主要生理功能是司呼吸、助发音、主嗅觉。肺气贯通于整个肺系,上达鼻窍,肺气充沛,肺系功能正常,肺鼻协调,共同完成肺气之“宣”与“降”的功能,使精气、卫气上注清窍,鼻窍得以濡养,护卫而通利,嗅觉敏锐。故《灵枢·脉度篇》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严氏济生方·鼻门》说“夫鼻者,肺之所主,职司清也,调适得宜,则肺脏宣畅、清道自利。”1.3鼻肺的病理关系鼻病多源于肺,肺病可因于鼻。当肺气失常,不能宣发肃降而上逆;或肺气虚弱、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鼻窍易感外邪;或肺虚津少,鼻窍失养,均可致鼻病。临证中,更可见诸多鼻病日久,可致肺疾之证,如鼻鼽鼻渊等证久病不愈,可见咳嗽、哮喘等症,均提示了鼻病与肺的关系。如《灵枢·本神篇》说:“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提出了肺虚鼻病;《诸病源候论》谓:“肺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塞而为鼻。”《脉因证治》亦说:“鼻为肺之窍,同心肺,上病而不利也。有寒有热,寒邪伤于皮毛,气不利而壅塞。热壅清通,气不宣通。”阐述了肺实鼻病。《严氏济生方·鼻门》说:“夫鼻者,肺之侯⋯⋯其为病也,为衄、为痈、为息肉、为疮疡、为清涕、为窒塞不通、为浊脓,或不闻香臭。此皆肺脏不调,邪气蕴积于鼻,清道壅塞而然也。”《医学摘粹》亦说:“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说明了鼻病多由于肺病的关系。鼻病及肺者,如《辨证录·咳嗽门》说:“夫肺窍通于鼻,肺受风寒之邪,而鼻窍不通者,阻隔肺金之气也。”1.4鼻肺在诊断上的关系外察鼻部的形态,色泽等征象,可以测知肺脏的病变及其性质。如《严氏济生方·鼻门》说:“夫鼻者,肺之侯。”如鼻色红赤,多见肺经血热;鼻色白,多为肺气虚弱;鼻起黑色,为胃败肺绝之候;喘息鼻张者,肺之病也。《医学心悟·入门辨证诀》说:“鼻孔出冷气,滑而黑者,若见鼻孔煽张,为肺气将绝之症也。”1.5鼻肺在治疗中的关系鼻病多从肺论治。《医林绳墨》说:“肺主气,开窍于鼻,鼻之为病,肺病也,治当以清气为主。”因肺主气,清气者,清利肺气也。《杂病源流犀浊》卷二十三说:“肺和则鼻自已病,安可不急于手太阴以图治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鼻肺反射再论肺与鼻的关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