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心得体会五图煤矿防治水工作经验煤矿水害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原困之一,煤矿防治水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既要抓全面,又要抓重点。我矿为水文地质简单型的矿井,但矿领导仍然高度重视我矿的防治水工作。我矿的防治水工作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早部署。每年汛期来来临前都要召开由张永连矿长主持由各分管矿长及各科室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防治水工作会议,认真分析煤矿的充水因素及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类水害,提出治理意见,找出矿井雨季“三防”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雨季汛期工作重点。下发雨季三防工作通知,进行工作安排,及时组织开展雨季“三防”专项检查,认真查找煤矿雨季“三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二是早行动。在汛期前一个月组织人员对井口及主要变电室等重要地点进行了检查,对于有隐患的地点进行排患处理。同时对地面排水沟进行清理,保证汛期洪顺利,畅通无阻。对采空区所对应的地表进行仔细的检查,对地表出现的斑裂立即进行了填平夯实,最大限度的控制地面水渗入井下。对井上、下输变电设备系统和通讯系统及避雷器接地的检查,对检查出问题必须限期整改及检验,保证汛期正常供电和通讯的24小时通畅。井下定期清挖水仓和水沟,保证保证水流畅通无阻,水仓有足够的容积。对井下各水平的排水设备进行检查及技术性能测定,对于检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技术性能不足的排水设备进行检修,不能检修的设备限期更换。保证汛期设备正常运转,排水顺利。三是早防范。每次降雨时和降雨后,派出专人检查XX县区及附近的水库、河流、泄洪沟、采空区地面进行了专项检查,及时测量,发现漏水情况及时处理。水文地质人员定期进行水文观测,一般情况下每月三次,汛期井下每月六次,绘制好地面降水和井下涌水量曲线图,分析好地面水渗透规律和速度,第1页共2页从而做到有备无患。井下所有工程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编制好探放水设计,认真做好排水方案和作业规程。在安全会及班前会上要求班组长及职工提高警惕,发现采掘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立即停止作业,人员迅速按避水路线撤离至地面,并及时用电话通知调度室,查明透水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地面及井下必须设有专门的存放防洪器材及工具的仓库,对防洪物资及工具设专人管理,保管人员不得随意发放,以备急用。成立了由各生产队队长任队长的防治抢险小分队。并每年的汛期来临之前举行一次的抗洪抢险演习。定期组织全矿干部职工学习《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防治水工作条例》。另外为提高矿井抗灾应急处置能力,我矿认真按照上级要求,组织编制煤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顺利通过市、省两级预案审查。认真对照预案内容模拟演练,组织开展灾害性天气矿井停产撤人演练,全力做好矿井应对大雨、暴雨等灾害的防范准备工作。四是严格落实责任。为强化防治水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张永连同志为组长,各分管矿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矿防治水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矿井防治水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把防治水工作切实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并建立建全防治水制度,制定了《矿井水情水害分析报告》;《矿井防治水应急预案》;《水害重特大灾害治理和预防方案》等规章制度,做到了防治水工作的有章可循。总之矿井的防治水工作是矿井安全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不懈,克服松懈思想,侥幸心理。坚持“有疑必探,先探险后掘,先探后采,不探不掘,不探不采”的原则严格探放水制度,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第2页共2页